三杨是指明朝初年的杨士奇、杨荣、杨溥。
这三人除了在文化上是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性人物外,还是明朝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内阁”团体。
明朝的内阁有最初时只是皇帝的一个咨询型机构,不具备任何决策性功能,他们只能做建议,然后由皇帝决定。所有内阁成员均是正五品的学士,与六部尚书比较明显在品级上差很多。
“三杨内阁”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他们是“四朝老臣”,名义上是五品的大学士,实际上是兼任着“三孤三少”至少从一品。现实意义上的资历老,品级高,凭借着个人威望与皇室的支持,可以左右朝廷的决策,成为不是名义上的“宰相”。
杨士奇
杨士奇不是科举出身,因为建文帝编修《太祖实录》被召入朝。靖难之后,直接投靠了朱棣,因才学极受朱棣的信任,朱棣后来选取了七人进入自己的内阁,这七人分别是解缙、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
这七人共同特征是有才学,且与建文朝没什么联系,尤其是方孝孺的浙东学派。
七人中的二杨,杨荣被朱棣留在身边做参谋,杨士奇就跟着太子朱高炽。
在后来的时间内,汉王朱高煦为了夺太子之位,向朱棣告了许多状。朱棣是造反出身,对于造反自然是异常敏感,这其中杨士奇就为太子挡了不少麻烦。
初,帝起兵时,汉王数力战有功。帝许以事成立为太子。既而不得立,怨望。帝又怜赵王年少,宠异之。由是两王合而间太子,帝颇心动。九年还南京,召士奇问监国状。士奇以孝敬对,且曰:「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帝悦。
最初,朱棣召见杨士奇问太子监国怎么样?这个问题要是庸才,必然不好回答。回答说太子干的很卖力,作为皇帝的朱棣必然的戒心,是不是太子想早点接班;回答说干的不好,作为储君,平常事都搞不好,还怎么当皇帝。
杨士奇就很聪明,只说太子很孝顺。
十四年,帝还京师,微闻汉王夺嫡谋及诸不轨状,以问蹇义。义不对,乃问士奇。对曰:「臣与义俱侍东宫,外人无敢为臣两人言汉王事者。然汉王两遣就籓,皆不肯行。今知陛下将徙都,辄请留守南京。惟陛下熟察其意。」帝默然,起还宫。居数日,帝尽得汉王事,削两护卫,处之乐安。
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是越加对太子不放心了,又问杨士奇。杨士奇间接说起外面谣言的真正源头——汉王,并说汉王本来应该就藩的,结果还留在南京,没有回藩地。
朱棣默然,回去一查,立马将汉王赶回藩地,其手下兵力直接削减三分之二。
可以说朱高炽能顺利接位,杨士奇功不可没。
杨荣
杨荣是建文二年的进士。为人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极为果断。
比如朱棣刚攻入南京,进入皇宫时,杨荣立马拦住他,说出了令朱棣印象深刻的话语——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朱棣“靖难”的法理依据是朱元璋写的《皇明祖训》;朝廷内有奸臣,可以勤王。杨荣这话是提醒朱棣抢皇位还是要注重形象,不能像个土匪。朱棣即刻明白,立马调头,去老爹的坟头祭拜。
从此之后,朱棣就将杨荣带在身边,无论是在外征漠北,还是在朝廷上的重大决策,朱棣都会听一听杨荣的意见。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在榆木川死亡。杨荣主张秘不发丧,派人去通知太子朱高炽,做好准备。
杨溥
杨溥,字弘济,石首人。与杨荣是同届进士。
但杨溥没杨荣那么机敏,杨溥本身是属于比较“呆”,朴实正直,廉洁好静,没有城府。杨溥在永乐初年就被选为太子洗马,足见其学识是相当丰厚的。杨溥最大的功绩是被朱棣关了十年。
也是因为汉王搞小动作,朱棣想剪除太子羽翼,第一个目标就是杨溥,这个太子洗马。朱棣将杨溥扔进大牢后,本以为杨溥为惶惶不可终日,结果杨溥没当回事,就在牢里看书学习,朱棣就对这个杨溥异常感兴趣,也不杀他,就留他在牢里。这一留就是十年,十年时间内,杨溥遍读经史子集,等朱高炽一上位,杨溥就被放了出来。
杨溥由于官场资历少了十年,到宣德初年才入的内阁。
这就是三杨,三个人各有各的个性,进入内阁,均能通力合作。因为居宅关系,时人将杨士奇称为西杨,杨荣为东杨,杨溥为南杨。
三杨能这么有名,也与他们的高寿有关,三人均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其中杨士奇于正统九年(1444年),年八十;杨荣于正统五年(1440年)病逝,年七十;杨溥于正统十一年(1446年)去世,年七十五。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