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刘贺虽然只做了27天皇帝,但他的名气比很多做了几十年皇帝的人还要大,因为他创下了一个记录,在位27天,却做了1127件错事,平均一天接近42件,半个小时一件,也算得上是古今绝无仅有了。
汉武帝刘彻死后,皇位传给了小儿子刘弗陵,即汉昭帝。刘弗陵在位13年,死时21岁,但却没有留下子嗣,所以权臣霍光从汉武帝刘彻的孙子辈中,选中了当时还是昌邑王的刘贺来继位。
其实,当时霍光有两个人可以选择,另一个是广陵王刘胥。刘胥是汉武帝的第四个儿子,但刘胥身材高大,体魄壮健,力能扛鼎,据说可以和熊、野猪这种猛兽徒手搏斗。
刘贺的父亲是第一代昌邑王刘髆的儿子,大概四五岁的死后,就承袭了父亲的王位,自小便是锦衣玉食,典型的“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所以纨绔子弟贪玩享乐那一套他都会。
因此,在霍光看来,纨绔无能的刘贺自然比孔武有力的刘胥好控制很多,因此在汉昭帝死后,霍光即让刘贺来京葬礼,这个意思就是准备让他继承大统了。不过,这位准皇帝在赴京路上所做的一切,实在是太不靠谱了。
到了济阳,刘贺让人去找一种鸣叫声很长的鸡,到了弘农,又抢了一车的女子,用装载衣物的车子拉着。可你刘贺这是去奔丧啊,不是去游玩,就不能严肃一点吗?等到了长安,刘贺的表现就更差劲了。
到了长安城郭时,手下人告诉刘贺,按照礼制,你看见国都的时候就得哭了,这里已经是长安的东郭门了,再不哭就晚了。可刘贺说自己嗓子疼,不能哭,实际上可能是哭不出来,因为他和刘弗陵也确是没什么深厚感情。
等到了长安城门,手下又劝他哭,刘贺还是不哭。一直到了未央宫的宫门前,刘贺才在手下的劝说下,下车按礼仪的要求哭丧。哭完之后,也顺利地得到了皇帝玺印和绶带,正式继承皇位。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刘贺接受皇位,那就意味着他以小宗入大宗,即默认汉昭帝刘弗陵为他的父亲,相当于过继了过去,而他的生父刘髆在法统上,就成了他的五伯父。
刘贺继位之后,继续他的荒唐之旅。比如汉昭帝还没下葬就喝酒唱歌玩乐,还未除去丧服,就要吃大鱼大肉,列祖列宗的祭庙还没有举行,刘贺就先拿着祭品去祭祀了他的亲生父亲刘髆。总之,绝大部分是违反礼制的一些小事,在现代人看来可能问题不大,但在古人眼中就是很严重的事。
在这所有事情当中,最吓人的莫过于刘贺企图强奸上官太后。这事是没法证实的,毕竟上官太后当时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名义上却是刘贺的嫡母。不过,刘贺对这位嫡母不太尊重却是真的,曾召来上官太后专用的小马车,叫自己的官奴骑乘。《汉书》记载刘贺“即位二十七日,行淫乱”,但具体犯了哪些“淫乱”,并没有明确指出。
终于在27天之后,霍光和群臣忍无可忍,决定废掉刘贺。但是,从法理上讲,霍光权力再大也没有资格废掉皇帝,唯一有这个资格的,只有上官太后,而上官太后的身份又实在太特殊了。
上官太后,在其祖父上官桀的操作下,6岁就入宫,嫁给了当时也才11岁的汉昭帝刘弗陵,成为皇后。刘弗陵死后,刘贺继位,认上官皇后为嫡母,所以就又变成了上官太后。然而,上官太后同时还是霍光的外孙女,如果从这里算的话,霍光的辈分真是高得吓人啊。
上官太后本身就对刘贺不满意,她年龄又小,自然更容易听从外祖父霍光的意见,所以对于群臣的奏请当即应允。于是,刘贺被召见到太后宫中,霍光和群臣一起弹劾他,细数刘贺即位以来的种种不孝违法之行。刘贺还想争辩一下,但霍光上前抓住他的手,解下他身上的玺印绶带,交给了太后,并架着刘贺出了宫门,送他回到了昌邑王府。
以上就是历史上记载的,霍光废立刘贺的过程,但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简单。废立皇帝,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大事,刘贺从继位到被废,只有27天,即便做错了事,也不至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被废掉,总得给人一个悔过改新的机会吧。可霍光雷厉风行,直接就把刘贺废掉,就算他权倾朝野不怕其他大臣反对,但他就不怕时任议论,留下千古骂名吗?
我们来看看刘贺都做了什么。除去以上荒唐不法的事情之外,刘贺继位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重用昌邑旧人。
刘贺从小在昌邑长大,自然对昌邑旧人感情较深,登基之后重用自己的亲信,也是人之常情,问题是刘贺做得太过火了,丝毫没有顾及霍光的感受。他一下子就提拔安排了两百多人进入朝堂,试想如此一来,原来的老臣还能剩下几个?更重要的是,刘贺还把自己昌邑国的相国安乐给封为长乐宫的卫尉。
卫尉这个职位可太重要了,是掌管南军的最高统帅,而长乐宫卫尉,就是负责长乐宫安全的军队。自从吕雉死后,西汉的未央宫是皇帝皇后居住的地方,长乐宫就是太后居住的地方。换句话说,刘贺让自己的亲信担任长乐宫卫尉,实际上就掌握了上官太后的生死安危。
这一系列的动作,说明了一种情况――刘贺想要在最短的时间掌握住大汉王朝的命脉,先把自己身边的普通官员安插在朝廷的各个重要机关,然后再控制住皇太后上官氏。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架空大将军霍光,夺回皇帝本应有的权力。
对此,霍光心知肚明,他只是没想到刘贺的行动如此之快,且丝毫不按常理出牌,如果自己不立即反击,那么时间一长,自己将失去在朝堂上的权威,到时候是杀是剐可就由刘贺做主了。
所以霍光当机立断,即行废立之事。刘贺被废之后,霍光剥夺了他的爵位,也没有给予任何虚职,所以此时的刘贺就和普通人几乎一样了。
不过为了维护皇室的面子,霍光还是给刘贺留下了汤沐邑二千户,并且把从前昌邑哀王刘髆的家财全给了刘贺。这也是在2011年考古发现海昏侯墓时,其中陪葬物品极为奢侈的原因。
而被刘贺提拔的那二百多人,被霍光以“没有尽辅佐教导君臣之谊,使刘贺误入歧途”的罪名,全部拉到街上处死。临死之前,昌邑旧人在街上号哭呼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从昌邑旧人临死前的话可以看出,事实的真相其实是刘贺登基之后,昌邑旧人们劝他尽快重用亲信,掌握朝廷的各个重要位置,架空霍光,然后伺机夺回政权,进而除掉霍光。不过由于操之过急,行动草率,加上对困难估计不足,被霍光先下手为强,反而废掉了刘贺。
其实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中经常上演。北周权臣宇文护,先后立宇文觉和宇文毓为帝,这哥俩上任后立即着手除掉宇文护,但因为时机不成熟,反而先后被宇文护杀掉。直到宇文邕上台,选择了隐忍十二年,最后才一举出手除掉了宇文护。
刘贺被废之后,霍光选择了太子刘据的孙子、汉武帝的重孙刘病已为帝,即汉宣帝。宣帝对刘贺仍旧十分忌惮,曾下令让当地太守张敞密切关注刘贺,随时汇报情况。张敞经过认真观察和试探,认为刘贺已经十分颓废,且脑子也不太清楚了,宣帝因为认为刘贺已经没有威胁了。
于是,在公元前63年三月,汉宣帝下诏封刘贺为海昏侯(海昏为地名),食邑四千户。几年之后,因为刘贺太守的下属孙万世来往,且言谈中露出对当初没能把握机会除掉霍光反而被废之事的后悔,所以汉宣帝诏令削去刘贺三千户食邑。
听到这个消息的刘贺,悲愤交加,不久便死去了,此时距离他被封为海昏侯只有四年。所以,后人提起刘贺的时候,通常不称他为汉废帝、昌邑王,而是称其为海昏侯。
综上所述,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虽然做了一些荒唐不法的事,但其实他真正被废的原因,是他急于夺回权力,架空霍光,从而被霍光下先手为强。只能说胜者王侯败者寇,如果刘贺真的成功了,一举除掉了霍光,那么大臣们上书说的就不是刘贺的过失而是霍光的罪行了,史书上多半也会将刘贺记载为一个明君吧。
相关阅读: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