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寔耕读的故事
姜子牙功成名就后被封道齐地,成为齐国的开国君主。等到了选齐国的第三代君主,嫡子的季子本主动把君主之位让给了弟弟,而自己去了崔邑。因此“崔”姓由此得来。崔季子的后代到了秦朝的崔意如那一代,他的长子继承侯位,住在清河东武城,而小儿子崔仲牟带着家眷定居到安平。
崔寔画像
在汉桓帝年间,崔寔曾著书于洛阳南宫东观,后来因为何豹、羊傅的推荐,崔寔拜为议郎,后来迁为大将军梁翼司马。在京都期间,崔寔深受汉桓帝的喜爱和赏识,曾出任五原太守,在他任五原太守期间,他关心民生疾苦,整顿军马,在边防严守,并大力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建立、完善了抵抗游牧民族的防御系统,为西北地区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为东汉边疆的巩固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后来崔寔因为生病被召还京,再次的拜为议郎,又和诸多儒博士一起校订了《五经》。再至后来鲜卑多次来犯边崔寔经司空黄琼的推荐,任辽东太守。适值母亲因病去世,崔寔他请求归葬行丧,服丧完毕后,召至京都拜为尚书。
东汉中晚年间,阶级矛盾尖锐,土地兼并并且以朝恶性趋势发展,东汉王朝的统治也将崩溃。在面对着一社会环境,崔寔尖锐地抨击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并且大胆揭露土地兼并会产生的恶果。他提出国家的制度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著有了《政论》5卷。崔寔他也强调了“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须则本颠。”他站在封建士大夫的角度上,从“民本”与“农本”的观点出发,呼吁人民和统治者重视农桑,进而缓和社会矛盾,稳固社会秩序。而他的那本著作《四民月令》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条件下写出的,他的《四民月令》是一部家庭的经营手册,也是农家月令的开创之作。??
责任编辑:maokaikai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吴三桂是明末宁运总兵,手握一支10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但当李自成占北京,刘宗敏夺了他的爱姬陈圆圆之后,就反过来勾结清军打败李自成,占领大片的明朝土地。据说当时他一听到陈圆圆被占,立即“痛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表面为崇祯举丧,实则为报夺妻之恨,立誓与李自成为敌人。 陈圆原名陈沅,苏州人,天生丽质,经过精心教育,“色艺擅一时”,既有天生的好嗓子,又工于声律,书棋琴画都很娴熟,是个蜚声江南的绝代佳人。当时明朝内忧外患,崇祯帝心情郁郁不欢,田妃为讨他欢心,让自己的父亲田弘遇到江南寻选美女为崇祯稍解苦闷。这田弘遇到江南花了20万两银子接走陈圆圆,没想到崇祯帝成天忧虑不好女色,陈圆圆进宫后又很快被退回田府。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1]
园中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