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
张献忠简介
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陕西定边县人,明末农民军领袖,与李自成齐名,大西政权的建立者。
出身贫苦家庭,跟着父亲做小生意,贩卖红枣。当过捕快,后又来到延绥镇当一名边兵。生性刚烈,爱打抱不平,为此几乎丢了性命。崇祯年间组织农民军起义,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其起事后,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连连。崇祯十六年克武昌,称大西王,次年,建大西于成都,即帝位,年号大顺。鯠臫頭條
过去封建统治阶级把张献忠诬蔑为“杀人狂”、“杀人魔王”等等,流毒既广且深,特别在四川留下的恶劣影响更不容忽视。至今大多数人都程度不同地受到过所谓“八大王剿四川”的传说影响。
1646年清军南下,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被流矢击中而死。
与张献忠相关人物
张献忠沉银
公元1646年,清军击溃李自成大顺政权,与汉中阳平关陈兵,准备一举歼灭张献忠。眼见形势不好,张献忠开始考虑退路,他命令手下把数年来聚敛的财物全部集中在一起,秘密地沉入到长江某段,期盼今后东山再起的时候作为资本。不过在清军的强力打击下,不久张献忠就兵败身亡,再也没机会从头再来了。而他当年长江沉银之地却成为了千古之谜,民间还因此流传出了很多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段四川的民谣:“石龙对石鼓,金银万万五。 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据说有清一朝,统治者们始终没放弃寻找这一巨额财宝,但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没有成行。
进入到21世纪,生活在岷江两岸的居民经常从河滩上或者是较浅的江水里发现刻有“大西”字样的黑色金属块,据说这就是当年张献忠沉降的银锭。这个消息很快在当地传开,还有不少人自发寻找宝藏的最终藏身之处。
这件事引起了公安部门的警觉,于是派出专人对江段进行保护,同时追缴文物。后来经专业考古人员挖掘发现,此处除了银锭之外,还有不少的黄金以及出土了一枚“永昌大元帅”金银,据专家推测这些宝藏的主人正是张献忠。
张献忠剿四川真相
1645年发生在重庆的一场战役,彻底改变了张献忠假仁假义以博民心的想法。话说这年春天,明朝将领曾英带兵攻陷重庆。这对张献忠来说,可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上失败。曾英伙同四川的官绅地主,颠覆了大西政权的重要基地。
张献忠入川以后,几十万大西军的粮食,是通过烧杀抢掠而来的。当时的四川,家有余粮的固然主要是地主,可是这种见粮就抢,见猪就杀的政策必然会触及到一些农民的利益。这些情况发生在政权建立之初,还没有什么危害。可是一旦所有反对者在朝廷号召下集合起来乘机反扑,大西政权必然在四川站不住脚。
于是,张献忠在1645年举行特科时(古时于常科外选拔人才的考试),将到成都参加考试的各府县生员约五千多人全部杀光。地主官绅们也是被激起了怒气,于是接连杀害张献忠的一些地方官员来表示抗争。听说自己所选的抚州县官有到任两三日即被杀害,甚至有一县三个月内连杀十余县官者。张献忠怒不可遏,又派军队对当地居民实施屠杀。一旦按下屠杀这个按钮,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就像上了发条的杀人机器一样,再也停不下来了。
张献忠屠蜀的原因,史学家众说纷纭,文中提及到的仅仅是其中一种。不过,张献忠屠蜀,导致四川人口急剧下降的论断,多少有失偏颇。《明史 张献忠传》记载: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这里的六万万应该不是说六亿人,当时全国上下加起来也没六亿人呢。《太平御览》中有“论数”的文章:“十万谓之亿,十亿谓之兆。十兆谓之京。十京谓之垓”。因此这里的六万万,说的应该是六十万人。
明朝军阀的屠戮平民,清军的滥杀无辜,连年兵荒马乱导致的大面积生灵涂炭,人民大批量逃亡。也都是导致四川许多地方荒无人烟,人口锐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