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
朱允炆简介
明惠宗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06月30日-1402年0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即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
徠洎頭由條于削藩,引起叔叔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战争中朱允炆错误地任用了李景隆,又因不愿背负杀害叔叔之名而使得朱棣逃脱。建文四年,南京应天府被朱棣占领后,朱允炆放火焚宫后下落不明。
大臣梅殷私谥朱允炆为“神宗孝愍皇帝”,但朱棣不认朱允炆为合法皇帝而未上谥号,甚至篡改史书中对于朱允炆的记载,故明朝人大多称之为建文君。直到南明时,弘光帝追谥其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庙号“惠宗”。清高宗乾隆元年,高宗追谥其为“恭闵惠皇帝”,故也作“明惠帝”。
与朱允炆相关人物
朱允炆下落
靖难军入城前,宫中燃起熊熊大火。这把火特别诡异,有人说是建文帝朱允炆手持火把亲自点燃;也有人说是各监的宫人在掩护主子出逃,但结果却是——朱允炆死了!
让我们先展开正史对朱允炆之死的说法,然后再分析这个消息的真伪。
第一种,《明史.卷四》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意思是:宫中大火,建文帝没了踪影。燕王安排中使在瓦砾中找到了朱允炆和皇后的尸体,八天后于二十一下葬。
这种说法相当高明,大火把尸体烧得面目全非,加上皇后参与殉国,说明朱允炆宁死不屈、很有节操,而背后暗藏的深意却为朱棣澄清了一个事实一一我非凶手——而且死无对证。
第二种,《明实录》记载:备礼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这种说法同样经不起推敲:什么官员祭拜,辍朝三日,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尽管朱棣不承认朱允炆的帝位,但在安葬时其陵寝应该不低于藩王的规格,这即是说,在这个星球上一定能找到朱允炆的墓地。
然而,600年过去了,朱允炆的陵墓没人见过,哪怕是墓碑的一片残角。
所以笔者猜测,以上两段记载都是胡扯,合理的解释,唯有朱允炆死于宫中大火,才能确立朱棣承袭父亲皇位的合法性。
朱允炆影视剧照
可无论朱棣如何掩盖,正史还是给出了第三种说法。《明史.卷四》记载:或云帝由地道出亡一一朱允炆经地道逃出了京城。
这种说法被如今较多影视编导采用。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帝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他一共当了4年名符其实的皇帝。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
朱元璋当上皇帝建立明朝后,为御侮防患,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藩王各拥重兵,坐镇一方,其中尤以秦、晋、燕、宁诸王势力最强。另一方面,为防止朝中奸臣不轨,朱元璋又规定诸王可移文中央捉拿奸臣,必要时得奉天子密诏,领兵“靖难”(意为“平定国难”)。同时为防止诸王尾大不掉,明太祖也允许今后的皇帝在必要时可下令“削藩”。
到了朱元璋晚年,功臣宿将被他诛杀得差不多了,明朝北方的军事都只能以诸王主之。不久,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死去,而燕王朱棣与周王朱橚及齐、代诸王均拥兵自重,朝廷孤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