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生意人
中午快十一点了,从图书馆出来,觉得阳光很好。到广场边,看到有卖风筝。卖风筝的人,正和一个很朴实很干净的老太太说话,见我过来了,他递给我一个马扎。我刚坐下,就有人来买风筝。
他卖风筝很怪,要亲自给人家放飞了,才肯收钱。远远地,看那风筝飞起来了,他拿着钱笑咪咪地走回来,一边走一边自嘲:
“从早晨八点到现在,总算是开了张了!”然后,他把手里的钱向我们挥了挥,塞进贴身的口袋里。
那个老太太忍不住问他:
“你卖这一个风筝,能挣够你吃午饭的吗?”
“十五块钱,要看怎么吃了,下馆子连本带利,还不够炒一个盘子的呢!就到这地方,这些钱也吃不饱啊!”他指了指旁边的德克士餐厅。
“就是,这会儿啥东西不贵啊!以前一个鸡蛋才几分钱,猪肉才六、七毛钱一斤。”
“那是啥时候啊!那时候手里有五毛钱就能下馆子了。这会儿地上有一毛钱,都没有人捡你信不?”他问我。
“我不信。”我故意这么说。其实我早就知道,现在的人,地上有一毛钱,根本就是视而不见。
“不信咱试试。”说着他拿出两个一毛的硬币,扔到通往广场的小路上。只一会儿,就经过了好几拨人,对那两个硬币,有人视而不见,有人根本看都不看。这时候,过来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她年幼的女儿。
小女孩看到了那两个硬币,眼睛立刻就亮了:
“妈妈,钱,那儿有两毛钱。”
说着就要去捡,她妈妈扯了她就走,一边走一边小声训教:
“在家怎么给你说的?走路不许东张西望!”然后母女俩绕过那两毛钱,走了!
卖风筝的看看我,我看看老太太,然后,他把那两个硬币捡回来,扔到卖风筝的工具箱里,我们三个人相视而笑。
“两毛钱也是钱呢!想当年,五毛钱就能下馆子。那大馒头,才五分钱一个,杂拌汤两毛钱一大碗,而且是那种蓝边的大海碗,里面还有几片肉呢!四十年前,就我这大身板,二十岁壮小伙,顶多吃俩馒头。俩馒头一毛钱,一碗杂拌汤两毛钱,花三毛钱,吃得吭饱吭饱的!现在下馆子,别说三毛钱了,三十块钱你能吃饱就不错了”
看着他一边说,一边又是比划馒头、又是比划海碗,又是扯着他破旧的上衣说他的身板,觉得好有趣。
正好这时候,又有人来买风筝。他帮人家挑选了一个,然后拿着线轴和风筝,不慌不忙地迈着四方步,又去帮人放风筝了!
老太太抬头看看太阳,再看看这卖风筝的人,还得一会儿回来,就先告辞走了!临走叮嘱我把她坐的马扎,交给卖风筝的,我答应着。然后她笑笑说,她在这住闺女家,明天准备回自己家去了!
目送老太太走远了,可能这会儿,风向不好,那个风筝飞上去又掉下来,如此反复了好几次,才终于放飞了!
卖风筝的还没回来,过来一个问路的,那卖风筝的以为又来了生意,明显地加快了脚步。
我把两个马扎都交给他,也上班去了。下班的时候,又经过那个卖风筝的地方,卖风筝的不在,看看广场上也没有放飞的风筝,估计这卖风筝的,真下馆子喝酒去了!(文/阅读时间作者·宗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