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都知道
彼时为民国八年,他十岁,她八岁,这一年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两个小孩儿争抢酒酿饼,女孩抢不过哇哇大哭,最后小男孩只好把手中仅剩的最后一块酒酿饼递给小女孩。小女孩破涕为笑,家中老人走出来,把酒酿饼一分为二,两个小孩一人拿着一半坐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吃着酒酿饼。那个时候他们很小,不考虑昨天,不考虑明天,只考虑今天,有饼吃就笑,没饼吃就哭,想法单纯简单而又快乐。
民国十三年,他十五岁,她十三岁,那一年小女孩举家南下,走的那天,小男孩带了酒酿饼来送小女孩。
“这个给你,这一次我不跟你争了,袋子里的全部都给你。”小男孩一本正经的说
“谢谢。”小女孩接过了小男孩手中的酒酿饼
“你们去的那个地方还有酒酿饼吃吗?”小男孩问小女孩
“我不知道。”小女孩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没有关系,你想吃了就告诉我,我做好了给你送过去。”小男孩对着小女孩大声而又坚定的说
两个小孩天真的谈话在大人们看来特别有趣。小女孩的家人带着小女孩准备离开,突然小男孩走过去跟小女孩说了一句悄悄话,小女孩羞红了脸藏到大人身后。
从那离开以后,小女孩就真的没有再吃过酒酿饼,也再没有见过小男孩。
民国二十年,他22岁,她二十岁,女孩随着父亲回了一次同里,是春天,正是吃酒酿饼的季节,女孩回到同里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去找男孩,可是男孩却没在同里,男孩的家人告诉女孩,男孩去到了北方。女孩在这一年学会了做酒酿饼,除了学做的那一次是第一次做,以后便再没有做过。女孩回来之后就没再离开,一直留在了同里
民国二十六,他28岁,她二十六岁,这一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男孩跟着抗日队伍辗转回到同里,可是家乡的人都因为战争的爆发,死的死,伤的伤,离开的离开,已经找不到一个相熟之人。同年,女孩为了找寻在战乱中失散的家人,离开了同里。
民国三十一年,他33岁,她31岁,这一年,战争仍然在持续,女孩带着父亲一起回到了同里,家中亲人都已不在,只剩女孩和父亲,女孩不知道男孩在哪里,这么大的范围不知道该去何处寻找,所以哪怕再危险,她也选择回到了同里,在这里等着,总该可以等到的。同年的男孩在河南,正经历着严重饥荒,很多的人已经被活活饿死,男孩也有很久没吃过东西,但是他在坚持,他特别想吃酒酿饼,每每想到这,男孩就坚持下去,对啊,有生之年还要再吃一回酒酿饼才行。
民国三十四年,他36岁,她34岁,这一年,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饱受战争折磨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他37岁,她35岁,这一年春,男孩终于回到了同里,女孩终于盼到他回到了同里,女孩做好了酒酿饼。
“酒酿饼,很多年没吃过了吧。”女孩一边走进屋一边说
“是啊,十六年没吃过了。”男孩起身接过了女孩手中的酒酿饼
“尝尝我做的吧,不知道是不是跟当年一个味道。”女孩拿了一个酒酿饼递给了男孩,然后准备自己再去拿一个。男孩左手拿着酒酿饼,右手摁住了女孩的手,然后把自己手中的酒酿饼一分为二,递给女孩一半,随后两个人安安静静的坐着吃酒酿饼,最后男孩先说话,
“我结婚了。”男孩小声说
“我知道”
“我太太去世了。”
“我知道。”
“我还有两个小孩”
“我知道”
“我这次回来就是看看。明天就走”
“我知道”
“我想吃酒酿饼了才回来的。”
“我知道。”
“我想吃你做的酒酿饼。”
“我知道。”
“你做的酒酿饼很好吃。”
“我知道。”
男孩抬起头好好的看了看女孩
“你在哭。”
“我知道。”
1949年,这一年他40岁,她38岁,新中国成立了,人们多高兴啊,十月一日这一天她做了很多酒酿饼,分给来来往往的人。自己留了一块,吃了一半。
1989年,这一年他80岁,她78岁,老翁让他的孩子们把他送回到了同里,他坚持要回到这里。回到同里,他第一件事儿就是去吃酒酿饼,孩子们说去外面买回给他,但他坚持自己去吃
1994年,这一年他85岁,她83岁,这一天清明节,从远方来的一个小姑娘和老翁一起在店子里买酒酿饼。
“老板我只要半个”小姑娘说
“我还是老规矩半个。”老翁说。
卖酒酿饼的老板乐了:“小姑娘啊,你可不知道,我啊,在这卖了好些年的酒酿饼了,这位老爷爷啊隔断时间就来买半个酒酿饼,今儿你们两真是赶巧,遇到了,凑一个。”
“您是酒酿爷爷,小时候奶奶讲过的那个酒酿爷爷的故事”
老翁没有出声,只是那双浑浊的眼睛中有什么在流动,拿着半边酒酿饼的手在抖
“我是来祭拜我奶奶的。”小姑娘继续说到
“我知道。”
“我奶奶去世有7年了。”
“我知道。”(文/阅读时间作者·言夕木)
作者简介:言夕木,湖南常德人,曾在起点中文网发表长篇小说《冰火结》,《三月女人天》,荔枝FM主播。平时爱写点小文字,然后用广播平台分享给大家。新浪微博:木木言夕木。
上一篇:拓展式春游
下一篇:妈妈和老婆,先救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