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我们是农村最后一班的人,你们怎么看?
首先谢邀,我是一个90后,但却有一些70年代的零碎的记忆,(这种记忆是父母告诉的)
70年代,翻天覆地的变化70年代是一个巨变的年代,1977年恢复高考,读书人看到了出人头地的希望。1978年开始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人们盼望拥有的土地分到了自己手中。70年代的人是感触最深的,拥有了土地就是拥有了粮食,拥有了粮食就没有了饥饿。在那个饱受饥饿煎熬的年代,在那个人民公社的年代,在那个集体劳动的年代,搞土地承包制是想都不敢想的,要感谢安徽小岗村开头,以邓小平为中心的党中央的支持。
以农村改革为引子,国家又推出了城市企业改革和后来的改革开放。80年代,随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成功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大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农村很多的的青壮年为了获得更多的钱,就出去打工挣钱,的确外面的钱比家里的钱好找,大多数挣了钱的人都迁居城镇,丢弃了老家的土地。
现在还在农村的,只有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那些对土地爱的深沉的老人。大伯是50年代出生的,老伴走后,儿子和孙子都强力请求他到城里居住,这样方便他们照顾,可是大伯说:不是我不知道享福,而是我离不开你妈和我一起生活的地方,离不开和我一起长大的伙伴,离不开那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在老家,孤独的时候,可以找几个朋友聊聊天,打打牌。去城里反而增加你们的负担。
追求物质上的奢华,放弃寄托精神的乌托邦,放弃了那安土重迁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