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才能使自己感觉更好?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王萍: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关系,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组成。
从情感角度讲,交往过程中个体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或者部分满足,产生了开心、振奋等正性情绪,个体就会对这份人际关系感到满意。
可惜的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对于他人的行为我们基本无力改变,只能接纳与尊重。鉴于他人的不可控性,我们要将人际关系变得完全符合我们自己的心愿,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由于人们对负性情绪的记忆更加持久,一旦在人际交往中个体产生了某种负性情绪,就会干扰到他跟情绪指向对象之间的继续交往,造成感情上的疏离甚至排斥。
那么,怎么办?我们来看一下感觉的定义。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既然感觉是对“个别属性”的反映,既然我们想“使自己感觉更好”,那为何不去选择人际关系中那些能让自己产生正向体验的属性去反映与记忆呢?
选择性关注与选择性记忆,是让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感觉良好的一剂良药。
此外,从认知角度讲,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信息越多、越有效,彼此间的了解就会越深,关系上就会越亲密。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能带给个体良好的体验。为了获得这种体验,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妨有意增加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量。这也是有交际高手在一般不会冷场的原因。当然,信息的交流还要注意交流内容的积极、有效、无害等等,反对为了增加亲密程度而过分暴露个人隐私或者他人隐私,反对为了达成某种共识而对第三方进行恶意评价等等。
另外,从行为角度讲,言行大方、举止得体、仪表端庄、风度翩翩等都能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增加个体自信的同时,也能促使对方回以礼貌与友好,从而增加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满意程度。
总之,人际关系是两个人或多个人的事,但如何感觉更好是个体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