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x和3d的区别(imax和3d的区别价格)
最近,科幻大片《沙丘》和动作大片《007:无暇赴死》两部引进电影的上映,给中国影市的热度又添了一把火。
上火的不只是电影市场,还有影迷的心。由于两部大片在中国内地上映时,3D格式均处于垄断地位,而这两部电影在摄制时均使用2D制作。这种“转格式”生成的3D画面十分灰暗,而且有眩晕感,观影体验不佳,这引起了影迷们的广泛不满。
网友自制的“抵制3D,提倡2D”宣传海报。
在社交网络上,他们到处传播各种形似官方制作的宣传海报,以宣泄自己对失去2D选择权的不满。尤其在微博,他们还发起了#2D会更爽#的话题。
随着《007:无暇赴死》的上映,这个话题的火热度比《沙丘》上映时涨了不少,目前已有接近百万的阅读量。
这股浪潮的确引起了国内院线的关注,新周刊记者注意到,在相关话题发酵后,这两部电影的2D排片有所增加,个别影院甚至只排映2D场次。
但很容易发现,3D的排片量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大部分2D场次均排在冷门时段,黄金场次依然是3D垄断。
这样的处理显然难以平息影迷们的愤怒,中国影迷的愤怒也引发了国外媒体的报道。
外媒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10月25日,美国文娱杂志《综艺》的网站发布了一篇长文,名为《中国粉丝抵制电影3D IMAX版本,但尚未赢得2D版本争夺战的胜利》。
“假3D”太烦了
还是2D真香
从2009年《阿凡达》开始,3D的风潮席卷全球。如今,市面上的商业大片,基本都是3D格式为主,这几乎已经是高票房的标配了。
不论是进口片《复仇者联盟4》还是国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3D给了人们更具有沉浸式的观影体验,让影迷能和喜欢的角色一起驰骋在银幕内外。这么好的体验还抵制什么,不是矫情吗?
真3D让人沉浸,假3D让人晕眩。/图虫创意
还真不是。
《沙丘》之前,早在2016年《谍影重重5》上映的时候,3D版本也曾经引起过广泛不满。众所周知,《谍影重重》系列一向以手持拍摄作为影片的标志性特色,通过这种手法制造出打斗时带来的临场感。但这种手法加上3D,临场感就会沦为强烈的眩晕感。
当时,发行这部影片的环球国际影业还特别针对此事道歉,并在随后大幅度增加了2D排片,以平息大众的怒火。
要知道,观影眩晕感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同样以手持摄影著称的中国导演娄烨,每次在电影上映时,还会委托院线为影迷精心准备呕吐袋,以防止突然“晕电影”吐在别人身上。
娄烨的2D电影,晕眩感都这么强,要是3D还了得?
2018年,《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上映时,和我同一场次的有20来个人,其中3个人出去吐了。这要是制作成3D,恐怕就不止这个数了。正因为如此,有影迷将“娄”比喻为一种衡量观影眩晕感的单位,并在自制的抵制3D海报上戏谑道:“观看3D版007=5娄。”
除了眩晕感,影迷们反感3D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亮度问题。2015年保罗 · 沃克的告别之作《速度与激情7》上映时,影迷们抵制3D就是因为亮度太差,很多场景看不清。
对比一下,3D的确看不清。
这并非影迷们无病呻吟,官方人士有言为证。一位IMAX公司的代表称,IMAX 2D和IMAX 3D在图像质量上没有区别,但他承认在用深色幕布放映的3D版本中,有些细节难以看清,加上3D眼镜还会再滤掉一些光线。
IMAX虽然图像质量可以做到没差别,其他格式就不一定了。新周刊记者注意到,有的院线拷贝的片源中,2D版本显示的是4K画质,而3D版本却变成了2K画质,且在影片文件大小上,3D也比2D版本小了十几个G。
仔细看看,连影片大小都不一样。
最后一个原因,是转制问题。要知道,许多电影根本就不是用3D摄影机拍摄的,而是在上映前才转为3D格式。
尤其007系列从来就没有用过3D技术摄制,一直都是2D。而最近这部“无暇赴死”还是丹尼尔 · 克雷格担任“邦德”的收官之作。也难怪很多影迷不想在收官的时候看3D,这样会缺少善始善终的感觉。
而《沙丘》的导演,更是极为“鄙视”3D。《沙丘》导演丹尼斯 · 维伦纽瓦9月接受美版《时尚芭莎》采访时,曾称“3D是我和电影之间的过滤器”,还把3D称为“小玩意”(gadget)。
如此看来,这种强行转制的3D版本是既不尊重创作者,又不尊重影迷的观影体验。这样的“过街老鼠”为何仍然被院线视为“香饽饽”,垄断式排映呢?
3D电影
从“香饽饽”到“过街老鼠”?
詹姆斯 · 卡梅隆的《阿凡达》,不仅缔造了全球影史上的票房神话,还将3D真正推向了全民普及的程度。后来,3D重制版《泰坦尼克号》的上映,更让这部不朽的经典“复活”在了观众眼前。
《阿凡达》这样的立体场景,还真是非3D不可。
3D最火的那段时间里,涌现出了不少经典3D好片。无论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纤毫毕现的老虎和水波,还是《地心引力》中营造出的真实失重感,离了3D技术,体验感要差很多。
商业大片中,《奇异博士》里扭曲的大楼,和《海王》中精彩的海底世界,也是必然要搭配3D“食用”才算得上享受。
《奇异博士》中扭曲的大楼,配合3D“食用”也很合适。
问题是,并非所有电影都适合3D。当年被认为要媲美《无间道》系列的《寒战》,在宣发时就强调3D大制作作为卖点。
后来,一部比一部烂的《反贪风暴》系列也照猫画虎,搞起了3D宣传。似乎加上“3D”这两个字,就是打开了票房密码,不加上就错失好几个亿。
诺兰的《盗梦空间》,画面上的空间变化尤为炫目,都没有使用3D摄制。诺兰说,不希望观众因为被画面吸引,而忽视了剧情和人物的描写。
一部电影,不论外在技术如何,卖座的关键还是在于剧情是否完整连贯。反观某些烂片,剧情不认真打磨,总是要搞些有的没的,这样的“3D”歪风可以休矣。
有时候,根本不需要3D技术,就能实现3D效果。而转制的3D,仅仅是戴眼镜才能看清画面而已,根本和3D毫无关系。
本质上说,每年上映的“真 · 3D”电影,其实屈指可数。可为什么还有一些原本是2D制作的电影非要转成3D再上映呢?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就是一个字——“钱”。
要知道,3D电影的票价,普遍都比2D贵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这样的价格差距,一般不会劝退观众,反而还会使一些“路人粉”觉得3D“更高级”,从而更多选择3D观影,如此一来,票房上就有保障了。
即便是国外影片的出品方,也更愿意通过转制3D来分得更多的票房,哪怕影片本身不是3D制作。
《沙丘》的发行通知中,有2D版本。但3D比2D票价高,所以院线更愿意排3D。
再加上搭配出售的3D眼镜,又可以赚一笔。毕竟每次看电影能找到,并且能记得带3D眼镜的影迷实在是少数。多排3D场次,就可以多赚很多笔,何乐而不为呢?
更何况,转制后的3D画面本来就已经很暗了。“既然这么暗,那么影院干脆破罐破摔,使用更低亮度的氙灯进行放映,估计也没有多少人能发现吧?”
于是乎,使用低亮度氙灯播放3D电影几乎就成了行业不成文的共识,因为这样不仅不费机器,还省电。
一部电影,就在片方和院线一番精打细算之下,从艺术更多滑向利益的一端。人微言轻的影迷们,即便发声,力度也可能并不大。
除非,3D的观影效果能比《谍影重重5》还差,否则,院线要生存,片方要赚钱,“路人粉”不怒,影迷的呐喊只是极少数。
路人和粉丝的区别,这张漫画可见一斑。/微博
结语:
让3D服务于电影
不是电影服务于3D
这场风波的问题,其实并不在于3D本身。
技术总是在进步。导演李安就不满足于在3D原地踏步,他在《比利 · 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中,已经两度使用120帧高速摄影技术进行拍摄。詹姆斯 · 卡梅隆的最新力作《阿凡达2》将首创裸眼3D技术拍摄水下场面。
网友的脑洞,真是不服不行。
但也有像丹尼斯 · 维伦纽瓦、克里斯托弗 · 诺兰这类坚决不用3D技术的导演。他们也有拍摄宏大的场面,《沙丘》中的“巨物”就有许多,根本无需3D矫饰。
而诺兰多年来更是坚持实拍,像《信条》中那架撞向银行的飞机,就是真实的。真实本身,已经足够震撼人心,更加不需要3D来“削弱”。
从全球范围来看,3D的势头已经不如几年前强劲了。毕竟在3D最火的日子里,甚至连情色片都拍成了3D制式。现在连这样的影片都难觅踪影,也确实能反映出一些问题。
更重要的是,当越来越多影迷花了更多票价,却发现观影体验并不比2D好时,会有更多人拒绝3D,尤其是强行转制的3D。
今年十一假期大热的战争电影《长津湖》,就基本没有3D格式的排片,几乎全是2D。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表明,3D并非票房的终极密码。有完整连贯的剧情、有个性鲜明的人物、能迎合当下观众的情绪才是关键。
在个性化、多元化、市场化成为趋势的当下,满足受众多样多层次的需求才是院线运营的根本之道。不论是2D还是3D,抑或是别的格式,都应当尊重影迷的选择权。
尊重选择权,才是应有之义。
就像著名的美国《综艺》杂志所说的:“让3D服务于电影,而不是反过来,去让电影服务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