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时是什么意思(夏令时和非夏令时是什么意思)
太阳直射点的迁移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地球自转产生了白昼与黑夜。
中国的古人通过对时令、季节的系统整理与归类,分出了二十四节气。
在具体的每一天中,古人巧妙地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并依此作为生活作息的标准,“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皆出于此。
民国以后,我国与国际日期历接轨,将西历称为“阳历”,而中国沿用千年的本历则为“阴历”,二者前后差距一个月左右,但天长日久,百姓已经习惯了双历并行。
01 夏令时:一个存在两百多年的特殊作息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电视台在播送时间时会专门将阳历和阴历分别提一下。
但是在1986年的夏天,许多人却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一个“夏令时某时”的新鲜话。
这是夏令时在新中国的首次登陆,它的到来可谓争议纷纷。夏令时即夏季特殊性的时间计算法。当时规定,从每年五月到九月实行夏令时。
夏令时具体是个什么说法?其实夏令时的原理就是在夏季,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北回归线附近,夏季日出早,日落晚的现象十分明显。
因而为了真正贴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规律,政府决定将夏季的时钟调快一个小时。
具体是在夏令时开始的那一天的凌晨,将北京时间从两点拨到三点,并统一到全国范围内。到夏令时结束时,再将时间从两点拨到一点。如此一来,便形成了独特的夏令时。
这个夏令时在当时其实已经并不稀罕,原本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创造的,并在美国尝试使用了。
富兰克林还未当总统时,曾经担任美国驻法公使。美国建国初期为了清剿帝国主义殖民残留,化解南北冲突,美国人习惯性地辛勤工作,不愿意浪费一丝时间。
富兰克林作为美国的一名贵族,也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来到法国以后,他照样在夏季起得很早。
但是很快富兰克林便发现,他早起晨练时竟很少见到有人与他一样早早地起床,这在他的家乡美国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富兰克林经过观察,发现法国人,尤其是贵族都习惯于中午九点甚至十点才起床,而夜间举办宴会到凌晨。
这种作息让富兰克林感到十分困惑,他曾经就这一问题向法国一家报纸写信,称倘若法国人每天能够早睡早起一个小时,全国就能节省六千多万磅的蜡烛。
但是此时的富兰克林脑海中还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夏令时”的概念,他只是出于本能地认为早睡早起会对国家更有利。
此后一百多年里,很少有人再对夏季作息时间提出调整。
直到20世纪初,一名英国人,威廉,他明确地提出了“夏令时”的概念,希望政府通过实行夏令时来获得更多生产、军队训练的时间。
但是英国议会的议员们认为这种作息会对全国产生极大的冲击,因而为了拉拢人心,巩固地位,议员们“纵容”了居民的“赖床”。
直到一战时期,英国等同盟国在与德国开战时,惊讶地发现德国的电能、煤气等资源的消耗始终与他们整理的信息有些出入。
根据英国等国家对德国居民用电、军事用电、工业用电等方面的处理,所得出的总量始终要比德国实际上的能耗量要多上15%左右。这让英国情报部感到十分奇怪。
经过深入调查,英国这才明白,原来是德国实行了“夏令时”,早上,全国早起一个小时,晚上早睡一个小时,节约了照明用电。
为了防止德国通过这个出入滚雪球,英国也在国内实行夏令制。
此后,法国、俄国和美国都纷纷效仿,在国内推行了夏令制。
但是夏令时并不是与每个国家都契合的,尤其是法国和逐渐稳定的美国、俄国,习惯了安逸生活的百姓根本不买账。
因而俄国的夏令时推行十分失败,根本没有进展。美国也仅仅是在一战时期试行了夏令时,战争结束后便被强烈的群众呼声取消了。
但夏令时在一战中对美国的能源节省、训练军队等方面作出了很有利的贡献,因而美国政府在二战时期又“重操旧业”,继续推行夏令时。
经过几年的发展,美国各地都逐渐习惯了夏令时的特殊作息,甚至演变成了正常规律。因而这次战争结束后美国并没有取消夏令时。
不过,由于各州生活习性、时差等方面的区别,美国很贴合心意地让各州制定各自的夏令时起止时间。
这为各州的沟通交流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虽然是一个国家,但一到夏令时,不同州的居民就仿佛跨了好几个时区,去隔壁州旅个游都要倒时差。
因此,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美国又将夏令时的规定收回了中央政府,由政府统一安排夏令时。
其他欧洲许多国家虽然见识到了夏令时带来的好处,但由于国情、纬度问题,很少实施夏令时。
直到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一时间石油成了国际稀缺物资,没有自主生产石油的国家为了保持正常生产,只好节衣缩食。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缺一点点都不可以。为了省石油,省电,欧洲许多国家也试着实行夏令时,结果效果不错。
许多国家通过夏令时,都能把国家电能耗费、石油消耗等节省5%以上。
这可着实伤透了生产企业的心,消耗减少,他们的收入也随着减少了。
故而每到夏令时,欧洲石油公司、发电公司等都会将产品的价格上调5%到15%,以保证收支平衡。
02 中国的夏令时实施历史中国在民国时期也曾经跟风实施了夏令时,但仅仅一年便被人们取消了。
考虑到一旦夏令时引进,中国将成为阴历、阳历、夏令时三大时历并存的情况,对居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强烈的干扰和阻碍,中国此后也没有再提过夏令时的事情。
这就又一下子推到了1986年的夏天。中国第一次正式实行夏令时。而当时的首倡者是窦星元,原本是交通部的一名研究员。
窦星元对夏令时十分热衷,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采集样本,进行演算推断。
最终,窦星元将他的发现刊载到一本学术期刊上,称若实施夏令时,则全国每年能够节约7.5亿度电,几乎是当时全国发电量的十二分之一。
时值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动,全国上下一片火热,势要把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更上百层楼。当这篇文章被发布时,立即在全社会激起了很大的影响。
当时的政府和百姓一致认为,在不影响作息的前提下搞夏令时,既不会耽误建设,更有助于节约资源,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因而,当年国家便印发通知,号召全社会统一执行夏令时。
夏令时伊始,许多人彻夜不眠,守在收音机前,抱着钟表。
当广播里传来凌晨两点的报时,随即播音员切换成了凌晨三点的报时,所有人都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钟表往后调了一个小时。
这一夜,尽管全国人民都睡得少了很多,但第二天早上,人们都神采飞扬,精神奕奕地议论夏令时。早早地熄灭了自家的灯,此时太阳已经散发出有些灼热的气温了。
而当天的新闻报纸头条全是夏令时的相关通告与消息。细心的人可以发现,报纸上还刊载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某某某家的孩子在夏令时后出生,因而其生辰需减去一个小时。
中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以中原地区为例,夏季太阳升起的时间最早能在五六点钟,而冬季最晚可以在七点多,其中相差了两个小时。
因而夏令时实施以后,原本通宵点灯的家庭能够提前一个小时熄灯,让阳光透过窗户。积少成多,北方千千万万个家庭能够节省出来的电量的确十分可观。
此外,许多人习惯性地熬夜,尤其是在难以入睡的夏季,他们通常会在院子里乘凉到后半夜才进屋睡觉。但是这造成的一个影响就是第二天起来精神不振,难以高效地完成工作。
夏令时实施之后,人们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虽然看似还是跟以前的时间一样,但是实际上的入睡和起床时间都早了。
这对长期性、缓慢性地改变国民整体身体和精神素质有着莫大的好处。
这实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长期下来,的确能够感受到。
夏令时对夜盲症也有很好地缓解效果。
随着视觉传媒的兴起,视觉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虽然人们在电视机、报纸等视觉媒体中得到了知识和快感,但这也在逐渐地侵蚀观众读者的视力。
提早入睡,既能够休息双眼,防止用眼过度疲劳,减少夜盲和近视等视觉疾病的发作;
又能让夜盲症患者早早入睡,减少在黑暗环境中行走、工作的时间,危险度大大降低。
03 早睡早起,合理作息就是自觉性的夏令时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项看似百利无一害的政策,在中国仅仅持续了五年就草草结束了?
中国幅员辽阔,疆域东西南北跨度非常之大。
尽管夏令时在北方能够起到很好的省电效果,但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其效果就有些苍白了。
中国的南方地区大多分布在亚热带,即便在冬天也有很多温暖的地方。
由于纬度低,太阳升起的时间从冬夏两季来看,并没有如北方地区那样的差别。
不仅如此,南方夏季湿热多雨,下午太阳刚落山那会正是炎热的时候。提前一个小时睡觉,大地的余热尚未散尽,简直是一种煎熬。
这还不算最不好办的。清晨太阳升起前后是最凉爽的时候,正是高枕快眠的绝佳时机,若是提前一小时,岂不是赶在了最适合睡觉的时候起床?
能否省电,省多少电还是个未知数,却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此本末倒置,对南方地区来说,实在有些不划算。
而夏令时开始和结束时的“大调表”活动会紊乱时间秩序,贻误许多事情,尤其是航空、铁路等班次时间。
在夏令时结束时起飞的航班,倘若只通知乘客凌晨一点起飞,却不知是调整前的一点还是调整后的一点,最后怨声连连。
夏令时与常规时间相互区别,对人们养成的生物钟,尤其是生物钟尚在形成的孩子和形成生物钟多年的老人而言,也是一种挑战。
美国社会学家曾经在夏令时实施的时候做过几项调查,惊讶地发现,夏令时内人们的自杀率提高了很多。
这是因为夏令时扰乱了人们的生物钟,也干扰了原本平淡的情绪。犹如原本平静的湖面,夏令时好比那一层层的涟漪,一旦遇见滚石漩涡,立即风助火势,不可阻挡。
此外,在夏令时实行时期内因病而死的人也增长了不少,根据统计,增长的死者大多死于心脏病。
夏令时打乱了心脏原本的供血周期,在快节奏与慢节奏的切换中,心脏的负荷被无限放大,最终导致疾病。
其实夏令时的本意是在于提醒民众早睡早起,通过强制的规定,逐步演变成生活的习惯。而夏令时也会为国家带来实打实的好处。
遗憾的是,夏令时的实施必须尊重国情实际和客观规律。
西方国家大多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实施夏令时能够得到最大的收益,但是中国的地区分布上,纬度跨度很大,南方地区就不适合夏令时。
因而,最关键的地方还是在于不断呼吁国民养成早睡早起、节约用电的习惯,而非通过调表的“掩耳盗铃”来自欺欺人。
夏令时尽管不适合中国,但它的初衷与旨意至今依旧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