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堂堂大清王朝的户部国库,竟然被朝堂上的官员们给硬生生的“借空”了,以至于康熙皇帝在面对百年不遇的黄河灾患时,竟出现了无粮可赈、无钱可拨的窘境,这也令康熙大为震惊。
那么这些朝廷官员们为何要向国库“借”钱,他们有没有想过要偿还,如果此事一旦为康熙皇帝所知,他们又该如何是好呢?在这里,我就来为大家做一个解读和分析。
三类“借钱”的人群,有着各自不同的“借钱”目的。
邬思道在与雍正的交谈中,将挪借户部银两的官员们,按照不同的情况分为了三类。
第一类,确实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向国库借钱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与清朝时期官员们的俸银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清朝时期,一直沿用的是明朝时期的官员俸银标准,而这套俸银制度自朱元璋创立开始,就出现了诸多问题,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官员的俸禄普遍过低,甚至到了不贪污就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再加上大清王朝建立后,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随之上涨,当下的俸银制度更加无法适应当时官员们的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摆在绝大多数普通官员们面前的就只剩下了两条路。要么靠着贪污腐败,或者寻找其他营生手段,让生活变得富足起来,要么继续坚守着为官之道,但却只能是“寅吃卯粮”,靠举债度日。而相较于民间高额的利息,借取国库的银两无疑是成本最低的选择,于是便出现了大量官员向国库举债的现象。
第二类人,是要借着国库的银两,赚取暴利的。
康熙最后的处置的桑佩、图伦升、郑元芳这三人,便是这类人群的代表。他们从国库中挪借出了数额极为庞大的银两,再加上其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钱权结合”便可以此谋取暴利。
毫无疑问,这些人是最为可恶的,他们只想到的是自身的利益,却完全置国家的安危与不顾,所以康熙将这三人罢官议罪,完全是其咎由自取的结果。
第三类人,是本不需要借取国库银两,但是为了迎合风气,却又只得如此。
这些人中,向国库借取一两文银的老状元陈文胜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在这些人看来,虽然他们不需要向国库借款,并且一旦追查下来也能还上,不过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在朝堂上的人缘和名声。毕竟,向国库借取银两的官员不在少数,如果他们不借,那么久而久之便会成为了“孤例”和“个案”,是与整个官场格格不入,因而也会遭到众人的排挤与非议。
所以,为了保全自己在朝堂上的名望,做到随波逐流,并且与大多数人站在同一“战线”上,他们也只能如此,而这也是他们向整个官场风气递交的一份“投名状”罢了。
由此可见,这类人虽不如前面那些挪借银两以谋取暴利的人那样可恶、可恨,但这样的“假清高”举动无疑是滋长了朝堂上的歪风邪气,其影响力和破坏力同样是非常巨大的。
当然,还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的将国库的银两借出,八阿哥胤禩可谓是“功不可没”。
如果不是户部主管阿哥胤禩的纵容,并且对于这样的行为大开“绿灯”,国库绝对不会出现如此的亏空,而他这样的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收买人心。
需要靠户部银两维系生活的官员,会因为胤禩的宽容而对其感恩戴德;需要靠这些钱谋取暴利的官员则会因为胤禩为他们开辟了财路,而对胤禩无比尊崇;至于那些需要借取银两以迎合官场风气的官员,胤禩的宽纵则是让他们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因而其也会对胤禩充满好感。
只不过,胤禩这是在用国家的“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并且完全置整个国家的安危与不顾,所以康熙在得知此事后对于胤禩的不满也是可想而知的。
面对雍正的追比,这三类人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状态。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然而,真等到雍正接下了追比户部欠款差事的时候,他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各怀鬼胎”,并且有着各自不同的态度。
像隆科多这样的官员,表现其实是最好的。
很明显,他是属于第一类人群,也就是因为生活难以维济而被迫向国库借取银两的。他并没有选择逃避,也没有想要赖账,所以隆科多先是向佟国维借钱,之后又将康熙赏赐给他的宝刀当掉,还清了欠款。
至于其他同类的官员,则没有像隆科多这样。
比如后来向康熙皇帝哭诉可怜的众位朝臣,他们一边是没有能力当下就把欠款还清,一边是有些居功自傲,不愿意偿还,所以张口闭口就是自己曾经的奉献与付出,自认为有理由不去还钱。
而前文中的第二类以及第三类的人群,同样是有着各自的想法。
像桑佩、图伦升、郑元芳等人,他们是靠这些钱来牟利的,所以并不是不能还,而是能拖一天是一天,做到“利益最大化”。
至于其他人,则更多地采取的是观望态度,毕竟这个时候并非所有人都将欠款还清,日后的事态发展也不明朗,如果提前就把欠款还上,而有人却没有还,反而是“吃亏”了。
与此同时,期间还出现了不少意外情况,比如马国成大闹户部、魏东亭畏罪自尽、十阿哥胤䄉带领官员当街变卖家具等,这些人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尽可能的在逃避归还欠款。
最终伴随着胤礽的“分两年还清”的方案出台,这场追比欠款的行动也就此不了了之,尽管这样的结果令欠款的官员们欢欣鼓舞,可国库空虚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康熙对此也是极为不满。
而在康熙去世,雍正登上皇位后,又重新开始了对于国库亏空的清理工作,相比与“仁德”的康熙,雍正则是用铁腕手段,迅速清缴回了朝廷国库以及地方藩库的亏空,如果还不清欠款的那些官员,雍正也是直接下令抄家。
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些欠款的官员们虽然逃过了康熙朝时期的追比,可面对雍正时,他们也只能是如数奉还了。
历史上,康熙朝时期的国库亏空问题,在雍正朝时期得以解决。
康熙皇帝去世时,留给雍正的是一个“烂摊子”,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国库空虚,国家财政吃紧。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状况,很大程度上便是由于各级官员与地方官府的“欠款”太多。当然,这些钱并不是被官员们“借走”了,而是原本应该上缴国库的银两,被官员们或是挪作他用,或是中饱私囊,再加上康熙皇帝对于此事的宽纵,从而出现了一大批的“死账”、“烂账”,这也国库的亏空也越来越大。
而对于这些欠款的官员来说,他们都是抱有着“侥幸”心理的,因为按照以往的惯例,新皇登基之后大赦天下,这些亏空也基本上不会过分追究,所以他们才会愈发的有恃无恐。
然而令这些官员们没有想到的是,雍正会用如此铁腕的手段治理国库亏空。
不管是普通官员,还是皇亲国戚,只要拖欠了国库的银两,就必须限时还清亏空,就连十二阿哥胤裪这样的康熙皇子,也被“逼”的只能变卖家产来“还债”,与康熙皇帝关系密切的李煦家族和曹寅家族,更是因为还不清欠款,被雍正下令抄家。
在雍正的高压态势下,各地以及朝廷中央的亏空得以迅速填平,国库也就此充盈了起来。
相关阅读: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