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世界级战争,为人所熟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造成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卷入其中,并造成社会巨额财富流失,文明遭到破坏犹太民族惨遭屠杀的后果。
但在1853年还有一场改变世界走向的战争,就是克里米亚战争,之所以也能称之为世界级,实在是因为克里米亚战争的参战国,除了美国、日本与中国以外,几乎与一战没有区别。
交战主力是沙俄与奥斯曼土耳其,法国、英国、奥匈帝国、撒丁王国(此时尚未统一意大利)直接参与战争,德国、中亚地区诸国、英法非洲属地和印度也都间接参与战争,其直接影响了一战和现代社会。
克里米亚战争示意图
沙俄与土耳其两国是宿仇,沙俄宣称继承东罗马帝国衣钵,但东罗马帝国是被奥斯曼帝国灭亡;沙俄信奉的是基督教的分支东正教,而奥斯曼土耳其却是信奉伊斯兰教;沙俄帮助东欧诸国抵抗奥斯曼,奥斯曼土耳其直接火烧莫斯科等等,历史旧事使得两者本就水火难容。
随着沙俄对领土的扩张,日益迫切需要出海口,但西欧强国阻力过大,沙俄贫困落后尚不足以匹敌,而东方清朝虽然衰落,却距离太远难以实现有效管辖,是以转而南黑海的克里米亚,成为沙俄新的目标。
只是克里米亚对奥斯曼土耳其更加重要,乌克兰有欧洲粮仓的美誉,控制克里米亚进可攻退可守,一旦黑海成为沙俄的囊中之物,沙俄兵锋将会直接威胁到土耳其本土,本已节节败退的土耳其只能灭种亡国。
老牌强国的英法,面对沙俄与奥匈帝国的崛起夙夜难安,两国产油区主要集中在西亚和北非,如果沙俄进入这一区域,以其侵略成性的作风,势必挑起殖民地的分配之争,由此两国暗中援助衰落的土耳其。
正是英法在背后作为后盾,奥斯曼土耳其才敢于向沙俄叫板,1853年10月16日,俄罗斯向土耳其开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战争初始土耳其便在巴尔干的反叛,与沙俄主动出击之下呈现败势,俄罗斯俘虏土耳其指挥官奥斯曼-帕夏,土耳其7艘护卫舰和2艘轻巡洋舰被击沉,土军死伤3000人,同时后勤补给也极其困难。
英法与撒丁王国(此时尚未统一意大利)组织舰队,保护土耳其运输的畅通,土军士气大增发起反击,获得西塔特海战的胜利,此举令沙俄恼火,于1854年2月21日,俄罗斯政府宣布与英国和法国处于战争状态,意在警告英法不要插手。
但英法加快向黑海调配兵员与战争补给,并直接令六万英法联军参战,双方的态势发生了逆转,沙俄海军面对英法先进的蒸汽战舰与榴弹炮毫无抵抗能力,而陆军也装备了新型的线膛步枪和射程更远的野战火炮,新型武器的应用缩短了与沙俄人数上的劣势。
神圣同盟方面,奥匈帝国与沙俄的摩擦早已存在,只是面对英法的排斥才结成同盟,此时土耳其向奥地利示好,又有英法在背后做靠山,最终奥匈帝国背弃盟约,向匈牙利与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边境出兵,逼迫沙俄从两公国撤军。
而普鲁士此时实力尚弱,面对沙俄的邀请,反观近邻法国的威胁,与奥匈帝国的不作为,最终选择让老牌列强自相残杀,以给普鲁士留出发展的空间,同时普鲁士强大的军工能力,大规模的向交战国出售武器,使普鲁士快速成长。
奥匈帝国与普鲁士的回应令沙俄异常愤怒,但必须面对现实,沙俄于是从巴尔干撤军,交给奥匈帝国,但这笔仇恨却一直延续到一战,为三国鏖战厮杀埋下伏笔。
十九世纪欧洲局势
从英法舰队炮击奥德萨开始,沙俄黑海舰队再无法驰骋,而奥斯曼土耳其则越发勇猛,趁势向沙俄发动反击,战线推进至克里米亚,黑海舰队被英法联合舰队困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内。
塞瓦斯托波尔港是深入内陆的港湾,城外是连绵的高地,要塞临海一面有海岸炮台13座,火炮611门易守难攻,而英法土联军由于修筑工事,错过了进攻的最佳时期,使要塞守备部队紧急修筑8座棱堡,和大量中间工事组成的防线,并凿沉舰队堵塞航道,约有1000门舰炮被搬至陆地充实守城。
联军从三面包围了塞瓦斯波托尔,法军在西南方,英军在东南方和东方,联军舰队在海上游弋,土军修整后随时可以投入战场,形势对沙俄越发不利,但沙皇与英法就利益分配没能达成一致,不肯退让半步遂继续增援克里米亚。
沙俄从奥德萨和其他地方,派遣援军突破包围,进入塞瓦斯托波尔,并将火炮数量增加到341门,比联军多出一倍有余,初战便令英国皇家海军损失了300人,7艘战舰严重损伤,法军同样伤亡较大。
巴拉克拉瓦战役,土耳其军队面对沙俄的反扑,仓皇溃逃以至堡垒失陷,而英法联军骑兵则上演了最绅士的冲锋,面对死亡毫无惧色,这与僧格林沁所指挥的八里桥之战何等相似,只不过攻守双方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可惜沙俄并没能实现突破包围的战略构想,依旧被围困在塞瓦斯托波尔,长时间的交战令双方都疲敝不堪,因克曼的霍姆山脊攻防战是沙俄最后的尝试,意图对联军形成反包围,但俄军通讯不便,无法形成有效配合,且法军机动增援迅速有效而遭到失败。
需要承认的是交战双方都很英勇,沙俄伤亡万人包括六位将军,此后无力发动大的攻势,只好转入旷日持久而又艰难的冬季围攻,沙俄尚且是封建农奴制国家,七十万军队的粮草军需实在难以承担,撒丁王国又为了奥属意大利参加对沙俄战斗,形势对沙俄越发不妙。
英法的处境不乐观,但毕竟底蕴雄厚,加上参战主要兵力是奥斯曼土耳其,1855年9月8日联军发起总攻,先攻克马拉科夫要塞,迫使俄军毁坏全部工事,撤离塞瓦斯托波尔。
英法达到预定摧毁沙俄黑海舰队,占领克里米亚半岛的战略目的,放走沙俄撤离,双方转为外交谈判,主要战事就此终结。
克里米亚战争装备
克里米亚战争沙俄在军队数量,武器水平,战略战术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凭借着韧性不服输的精神,将克里米亚打造成,陆海军保卫濒海要塞协同作战的典范,但结局真的如同预期般,使俄国精锐损失一代,影响更是延续两代,俄军损失52.2万余人,军事、经济、领土各个领域都受到重创。
英法赢得战争,彻底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者,加快了对外扩张和掠夺的速度,使得全球的资源与资本都向欧洲汇聚,军事科技也得到显著提升,维多利亚女王成为英国黄金时代的骄傲,法兰西第三帝国也辉煌盛世。
奥匈帝国虽然夺取巴尔干半岛的统治权,但内部民族矛盾重重,无法再吞并巴尔干诸国,反倒是留下巨大隐患,德国普鲁士通过武器出口,累积强大的工业实力,并观摩和学习最新的战术,为德意志的统一奠定基础。
土耳其付出数十万人的伤亡,但是战后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益,英法甚至策动阿拉伯半岛和北非的独立,令奥斯曼土耳其朝野愤怒,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投向以德意志为首的同盟国序列。
日本能够赢得日俄战争的胜利,也正是趁沙俄并未从克里米亚战争创伤中走出,又利用先发制人的优势,否则以日本的军事实力,很难与沙俄正面较量并取胜,相应的若日本战败,则中国东北主权有可能就此失去。
而清朝也是得益于沙俄推迟了东侵清朝的时间,被沙俄从北部割走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广大区域,并分裂外蒙古与天山北部,国土缩减到现今的960万平方公里,但其实沙俄的野心远不止如此,更是制定了黄俄罗斯计划,旨在将长江以北变成沙俄的领土。
所以,克里米亚战争看起来离我们很远,但实实在在影响着现代世界的格局!
相关阅读: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