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6日,蒋介石撕开“假合作、真反共”的面具,悍然发动“皖南事变”,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由于我党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政绩卓著,蒋介石将桂林“八办”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因此,中共中央和在重庆的南方局十分关注桂林“八办”及其负责人李克农的安危,周恩来连发数电,向李克农通报了严峻的时局,指示他们迅速离开桂林,撤回重庆。
为了讨好自己的主子蒋介石,时任军统局局长的戴笠发出命令,务必截获从桂林撤退到重庆的共产党特工组织负责人李克农。就这样,作为国共两党的特工组织首脑,戴笠和李克农之间将展开一场激烈的交锋。
1941年1月21日,李克农带着一部小汽车和一辆卡车,满载着物资和撤离人员,离开桂林前往重庆。李克农一行小心谨慎、昼伏夜出,有惊无险的通过了一个又一个关卡,终于来到了距离重庆仅有70公里的一品场检查站。
一品场检查站,是贵州到重庆的最后一道检查站,只要冲过这道关卡进入重庆,李克农就能安全返回延安。戴笠把这个最后的关卡,交给了他的心腹干将、军统特务头子韦贤。这天夜里,李克农他们的两辆车一到达检查站,特务们就立刻围了上去。李克农从容不迫地从车里走出来,韦贤一看到他,竟然“啪”的一声,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李克农身上穿着的,是一套国民党少将军装。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1937年7月,第二次国共合作拉开序幕。8月,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份,又按照国民革命军战时序列改称为第十八集团军。李克农自然也就穿上了国民党少将的军装。可是,单凭这一套少将军装,李克农能顺利过关吗?随后,李克农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彻底打消了韦贤心中的防备。这简单的一问一答之间,究竟暗藏了怎样的玄机呢?多年之后,李克农将军的儿子李力先生,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
原来,韦贤问他是哪支部队的,李克农就回答,自己是18路军的。那么,这18集团军跟18路军,一字之差,到底有什么区别呢?18路军是蒋委员长的“御林军”,国民党五虎上将陈诚的嫡系部队,可谓是大名鼎鼎。而当时,陈诚正是蒋介石身边红得发紫的人物,国民党内部甚至称他是“蒋介石的替身”、“第二号人物”。就算是军统头子戴笠见了陈诚,也得毕恭毕敬,不敢大意。因此,韦贤只扫了一眼李克农臂章上的“18”,就深信不疑了。
就这样,李克农顺利通过一品场检查站。军统局长戴笠处心积虑想把李克农抓住。但他做梦也没想到,李克农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就让他精心策划的抓捕计划流产了。
到达重庆之后,李克农顺利回到延安,得到消息的戴笠气得是直跳脚,但也无可奈何。
明天请关注:毛泽东与蒋介石重庆谈判,背后的谍战较量!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