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的天京事变,让太平天国的高层死的死,走的走,太平天国也由荣而衰。
在这紧要的关头,年轻将领李秀成临危受命,凭着他的作战才能和长远的政治眼光,率领太平军南征北战,攻破江南江北大营,在三河全歼李续宾的部队,占领苏州、浙江,打得外国侵略者一败再败,不敢见仗。因此,洪秀全很仰仗他,封他为“忠王”。这个“忠王”之“忠”,表达着洪秀全心中的担忧和期望。
但是李秀成并没有完全按照洪秀全期望的那样去做,并没有“愚忠”。他当王不久,就向洪秀全提出“仍重用于翼王,不用于安、福王”。翼王就是打仗和治国都很有能力的石达开,安王、福王就是洪秀全那没什么能力的长兄、次兄。
这个提议让洪秀全非常生气,甚至革除了他的封爵。不过后来,由于朝中确无将才,不得不又恢复他的官职。
李秀成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复职不久,清军重围天京,李秀成强行出城,再破江南大营,攻占苏州、常州、无锡等地,将所占城市统建为苏福省,作为太平天国的大后方。
当时苏州等地在清政府管理下的苛捐杂税和劳役都非常重,李秀成占领后,将民情奏明天王,请求减轻赋税。
经过天王洪秀全的同意,他制定了“着佃征粮”的政策,又给农民发放“田凭”,有了这个凭证,所租的田地“概作自产”。江南本是物质富庶之地,在他的惠民政策下,农村一片“稻堆蔽场,无路可走”的丰收盛景。在当时内乱不断,外寇入侵的时局,农民竟能安居乐业,李秀成的功劳不可谓不高。
除了惠农,李秀成还鼓励商业发展,他首开“贷款”的先河。凡是没有本钱的,均能登记请领本钱,待货物售出后,还七成本金,留三成做流动资金,在他的扶持下,商户们因此有钱周转,商业也呈现出“百货云屯”的繁华局面。
随着苏福省的经济繁荣,许多流散的太平军,都纷纷回来投靠李秀成。最多的时候,李秀成手下竟有二十多万太平军。这让洪秀全非常忌惮,再加上曾国藩率湘军对天京死咬不放,所以,洪秀全急诏回李秀成。
李秀成回天京后,鉴于湘军会水战的情况,建议应将苏福省物质运回天京,只守不攻,待湘军久攻不破没有斗志的时候,再和他们决战。结果再次遭到洪秀全的痛骂,并且还将他的部下大将都封成和他平起平坐的王。就像汉武帝曾搞过的“推恩令”一样,以此来分解他的权力。
洪秀全以为他这一招干得很漂亮,却不知道汉武帝的“推恩令”是在和平年代的时候做的。而洪秀全在战争最紧要的时候搞这个,无形中给李秀成后期打仗调兵指挥,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打击太平军,清政府也是蛮拼的。但在他们看来,内乱远比外敌入侵更可怕。所以他们联合外国军队镇压太平军,李秀成打下来的江山渐渐又被清军夺了回去。清军士气大涨,太平军因粮草不足,死伤无数,损失很重。
李秀成眼见形势危急,天京难保,哭求洪秀全“让城别走”。可惜洪秀全又指着李秀成大骂,说他枉为“忠王”,却不“忠心”。并大言不惭地说自己还有“天兵”数十万,清妖如何攻得破天京城。1864年7月19日,天京沦陷,李秀成保护着幼天王洪天贵福,想突围而出。洪天贵福无马,李秀成便让出自己的坐骑,自己另骑了一匹不得力的马,他一边保护着洪天贵福突围,一边和湘军作战,最终寡不敌众被俘。李秀成被俘后,昂然不屈。他在狱中写自传,总结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天国之十误”。他甚至正气郎朗,鼓动曾国藩反清自立,建立汉人江山。这把曾国藩吓傻了,未向朝廷请示,就赶紧将他杀害。
从李秀成的作战成果和管理苏福省来看,他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是太平天国除石达开外,最了不起的一位末路英雄。可惜遇到了嫉贤妒能,没什么能力的洪秀全。洪秀全封他为“忠王”,要他愚忠自己。可是他的理解和洪秀全不一样,他认为应该忠于国家,忠于百姓,应该把太平天国发扬光大。最后被洪秀全多方掣肘,致于失败。可叹!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太平天国宝藏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