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丽东
但凡提起佛山,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武术,尤其是伴随功夫电影的传播,黄飞鸿、李小龙、叶问这些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于是乎,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佛山人是不是个个都会武功啊?这就好比见到山西人就觉得对方是煤老板一样,让人忍俊不禁。
佛山处于珠三角腹地,作为南中国的一座制造业城市,如果从历史文化角度来说,确实称不上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毕竟,这座城市真正有些名气的时候也已经是明清时期。而且,虽然明清时期因工商业繁荣而位列“四大名镇”和“四大镇”,但普罗大众对此并没有太多概念。很多不熟识佛山的人,至今还有“文化沙漠”“蛮夷之地”的固化思维存在。那么,佛山除了舞枪弄棒的武术,还有什么是堪称有文化的东西呢?
发达的冶铸工业首先说说明清时期佛山的工商业发展。其时,冶铸业、制陶业、丝织业是佛山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尤其是冶铸业在明嘉靖至清乾隆年间为全盛,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产品就是“广锅”。明中叶以后,全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极为频繁,给佛山铁锅打开了广阔的销路,国外的客商也纷至沓来购买佛山铁锅。雍正年间,广东布政使杨永斌奏称:“(夷船)所买铁锅,少者自一百连至二三百连不等,多者买至五百连并有一千连者。其不买铁锅之船,十不过一二。”可见出口铁锅的数量是相当多的。而到了乾隆年间,从事冶铁行业的产业工人已经不下两三万。
“广锅”能如此畅销,当然是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含量那是杠杠的,“工擅炉冶之巧”并非浪得虚名。在生产实践中,佛山人创造了“红模铸造法”的独特工艺,这种工艺利用泥模的热胀冷缩效应,在上下模之间的缝隙灌注铁水,可以造出直径超过一米、厚度仅为数毫米的优质铁锅,成品率高,均匀光洁,特点鲜明,“鬻于江楚间,人能辨之”。
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销售背后,就是白花花的银子,佛山人赚到盆满钵满。据佛山研究专家罗一星估算,保守估计佛山冶铁业的年产值不下100万两银,铁锅一个行业,岁值有30余万两银。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广锅”因为品质优良,在日本的售价比产自其他地区的铁锅要贵出一倍。可以想象一下,数百年前,海内外国家对佛山产的“广锅”的追捧是何等景象,恐怕与今天国人纷涌去日本买马桶盖、电饭煲也不差上下。
冶铸技术的领先显然是毋庸置疑的,这与蛮夷恐怕无论如何也无法划等号吧。此外,海外市场对佛山产品的需求,让佛山人看到了商机,他们纷纷出海掘金,佛山商人服贾于海内外十分平常,亚欧非、美日韩都活跃着佛山商人的身影。今天,很多企业开始走出去,殊不知早在几百年前佛山人已经开始了。在当年那种环境下,没有中国护照护身,更没有舰艇护航,其敏锐的市场嗅觉、开拓国际市场的视野和魄力,真的让人由衷敬佩。难道这不是一种商业精神?一种文化写照?
出了不少高官大儒当然,可能会有人说这些充其量是技术层面的东西,不足以上升到文化层面,因为传统等级观念里,在士农工商的四民中,要说有文化那必须要看士绅这个阶层的水平啊。
那么我们不妨关注下当时佛山的读书阶层。其实,明清时期佛山科甲鼎盛、人才辈出,涌现出一大批高官大儒,很多人的名气都是响当当的,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等方面其作用和角色不容小觑。如名成化年间的会元梁储(内阁首辅、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师)、弘治年间状元伦文叙、正德年间会元(霍韬),嘉靖年间的理学大师庞嵩、名宦庞尚鹏、万历年间户部尚书李待问。有清一代,有咸丰年间骆秉章(四川总督)、戴鸿慈(出洋五大臣之一)、张荫桓(驻美国公使)、康有为(戊戌变法发起者),明清两代佛山“衣冠文物之盛几甲全粤”,南海士大夫集团上对国家下对佛山地方都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影响。庞尚鹏嘉靖年间任浙江巡按时,实行均赋均役的赋役改革,首先推行里甲均平法,最后逐渐完善成为后来的“一条鞭法”。张荫桓作为戊戌变法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贡献良多,康有为领导变法推动中国的思想变革和社会进程,其功劳亦无需赘言。
此外,佛山从桑基鱼塘式的农业小镇向工商业繁荣的市镇变迁和转型,霍韬、李待问等家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清时期在官不下县的行政背景下,佛山在处理经济和社会诸多问题的过程中,其自治能力由萌芽逐渐发展完善,士绅阶层作为上对皇帝下接百姓的自治主体力量被激发出巨大的热情和能量,他们对于佛山社会的整合、经济的整顿、公益慈善的担当等等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应对社会问题的种种理念观念和制度设计,今时今日依然让佛山受益。改革开放以来,佛山作为一座改革先锋城市一直活跃在南方的版图上,与这种精神理念的传承不无关系。从各个意义上来说,说佛山没文化显然也有悖事实。
当然,佛山文化涵盖各个层次、方方面面,以上只是说明佛山有文化的一些例证和侧面。
其实,谈一个城市有没有文化,毫无疑问而不应该固守局限于城市历史多久、出土文物多少、建都次数多寡、历史名人多牛等方面,如此未免有失偏驳和显得狭隘。放在更长的历史时段,以大文化的观念来观察,佛山自明清建立起来并延续至今的历史文化有足够实力和底气说自己是一座有文化的城市。因而,佛山没文化的观点可以休矣。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