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向来有句老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短短十八个字,却把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描述得入木三分。
那么中国历史上有谁将这十八个字的内涵体现地淋漓尽致呢?其中代表人物我觉得非朱元璋莫属。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关于朱元璋残杀功臣的一些细节。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农民出身最后当上皇帝的应该就只有朱元璋了。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就一直对那些开国功臣们有所猜疑,但也没有后来那么残忍。因为当时马皇后还活着,马皇后虽然不是大美女,但却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朱元璋对她的感情肯定不一般。
有她盯着朱元璋,朱元璋对这些功臣的迫害也没那么明显。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并不是马皇后,而是另一个反对他残害功臣的人。
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太子也就是朱元璋的长子,同时也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但这个太子的性格偏偏与朱元璋正好相反,为人宅心仁厚。
朱元璋跟太子之间有个故事大家应该都有听过,就是当时太子想让朱元璋少杀功臣,朱元璋就把一根带满刺的荆棘丢在地上,让太子捡起来
看着地上这根满是刺的荆条,太子一时不知道怎么去拿。朱元璋是个明白人,也看出来太子下不了手,就跟他说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那我就帮你把刺去掉。我现在杀的那些人,就是这根荆条上的刺,你以后才能舒舒服服地当这个皇帝。
没想到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太子还不领情,竟然反驳朱元璋:“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什么意思呢?臣子如果不忠君,那么皇帝也不是个好主。这可好了,变着法子说朱元璋不是个明君。
朱元璋向来脾气暴躁,一听这话直接气坏了,要换做其他人,早就没命了。朱元璋气得搬起椅子直接朝太子扔了过去,吓得太子赶紧逃走。这个时候太子还在世,他的存在,朱元璋对杀功臣一事还是有所顾忌的。真正让他大开杀戒的则是太子的离世。
公元1392年,太子去世,此时朱元璋也60多岁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朱元璋之悲痛可想而知,最后只能将这份厚重的爱转移到当时年仅15岁的朱允炆身上。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开始了疯狂的诛杀计划。
当时的老将杀得七七八八了,但是还有不少“漏网之鱼”。比如蓝玉,公元1393年,蓝玉案爆发,最后被牵连人数多达1.5万。后来又翻旧账,借胡惟庸案诛杀了当时的靖宁侯叶升。1394年,朱元璋又找了借口诛杀了宋国公冯胜。1395年,朱元璋清洗了颖国公傅友德。至此,诛杀功臣这一计划才告一段落。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