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明清之际的风云人物多尔衮,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的脑海里,马上就会想起孝庄皇太后。为什么呢?因为此二人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这种关系向来是被人谈论的,甚至有很多想要有这种际遇。
说起多尔衮,那可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之一,满清顺利入关、夺取明朝的全国政权都有他卓勋的功劳。
多尔衮是清朝真正的开创者。满洲人能问鼎中原,建立近300年的清朝,可以说多尔衮的功劳最大,远胜他的父亲努尔哈赤和他的哥哥皇太极。没有多尔衮的智谋和骁勇,满族也就只能偏安东北一隅,不可能入主中华大地,乾隆不就承认嘛!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嫡子)、是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十四弟。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曾与皇太极的大儿子豪哥争夺大汗之位。
这一段历史也是非常精彩,几大利益集团,或明或暗地经营者汗为之争,后来在孝庄文皇后的劝说下扶持皇太极的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登上皇位,继承大统。
1644年清军入关后,多尔衮辅佐幼小的顺治帝、权倾朝野、一段时间内他成为了满清的最高权力拥有者、甚至孝庄太后也不得不委身“下嫁于他”,成为皇父摄政王。
不幸的是多尔衮英年早逝,关于他的死因也很复杂,虽说身体太差,但我觉得情感受挫严重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小时候变饱受了失去亲人的痛苦,母亲又是被逼死的,心灵创伤之严重可见一斑。
他可能内心一直有着对母亲深深的负罪感和对弟弟的歉意,到死恐怕都是这样。而弟弟和妻子又离他而去,在情感上有些接受不了。还有对顺治母子很失望,他重病时,顺治都不愿来看他,哪怕是虚情假意也好,可顺治没有,可见顺治对他的态度。顺治就这样的不会自保的主,这要换了别人,早废了顺治了。种种因素加起来,导致他的过世 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医治不得要领,十二月初九日死于喀喇城,享年只有39岁。灵柩运回北京,顺治帝追尊他为义皇帝,庙号成宗。多尔衮的葬礼依照皇帝的规格举行,埋葬在北京东直门外。
由于多尔衮生前一直处在满洲贵族内部明争暗斗的中心,树敌颇多,并遭顺治帝忌恨。福临压抑在内心的千万苦楚终于爆发了,在他死后仅两个月,即顺治帝亲政第二个月,不仅撤去其帝号,而且据外国传教士记载,还命人毁掉位于今北京东直门外多尔衮之陵,掘墓、鞭尸、削首示众。但其时依满俗应为火葬,故多尔衮被抛骨扬灰的可能性更大。无论怎样,生前声名赫赫的多尔衮死后之际遇实在令人不忍卒读,曾有的无尚荣光都已烟消云散,只留下一丘蓬蒿凄凉地,长寂寥。
凭心而论,面对多尔衮的一生功过,也许农民起义军这样对待他,人们还可找出求得心理平衡的理由,而对于入主中原的大清国来说,就这样将多尔衮打翻在地,再踏上亿万之脚,显然有失公道。但这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所致,自古皆然。只是人骗不了自己,最先觉得不安的就是清世祖福临。
两个人的关系为何如此水火不容?我们在不谈福临与多尔衮、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前,我们先简单地浏览一下中国历史。您看看,中国历史,从周到清,那么多的摄政王,哪一个摄政王有好下场?所以,我们不谈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就知道,多尔衮的结局一定是悲剧性的。
等到这些恩怨情仇散尽的百十年后,乾隆皇帝总算为多尔衮翻了案:“睿亲王多尔衮扫荡贼氛肃清宫禁。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边疆。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奉世祖车驾入都,成一统之大业,厥功最著。”算是肯定了这位在清初历史上具有浓墨重彩地位的政治人物的历史功绩。
(欢迎关注看一下我的其他百篇精彩文章)
相关阅读:
|
|
|
|
|
|
|
|
|
|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