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蓄须,古已有之。民国时期,更是屡见不鲜,如孙中山、黄兴、廖仲恺等均蓄有一字胡。周恩来在长征中也曾经蓄起美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正规化建设,在内务条令中严格规定军人不准蓄须。然而,在1955年授衔时,却依然有五位将帅保留了胡子。他们是谁?又是何时因何缘由而蓄须的呢?是否经过毛泽东的批准?
1955年我军授军街时,因蓄着胡子违反《内务条令》,不符军容军纪要求,许多人不得不忍痛割掉了心爱的胡子。但经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亲自亲批准,在1614名将帅之中仍五人特许保留了战争年代的纪念品----胡子。他们是:贺龙元帅、张云逸大将、李克农上将、孙毅中将和袁也烈少将。
5贺龙
在解放军的十位大将中,他年龄最大,授衔时已63岁;工资最高,是唯一拿元帅工资的大将;资历最老,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加入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他戎马一生,却从未受过伤,人称“福将”。
3李克农
将军李克农》等书籍中,最早提到胡须之处是1944年,李克农在一次会议上讲话时,“点着一支烟,捋着胡子说……”故李克农开始留胡子大约在1944年前不久。
2孙毅
一位鲜为人知的开国将领。他经历坎坷,传奇事多多:在湖南一师听过毛泽东的课,也担任过林彪的老师和上司;他入党的时候,彭德怀、贺龙还没入党;他进军官学校时,陈毅、罗荣桓还没参军;同时在黄埔军校任职,徐向前没有他的名声响;南昌起义中,他甚至“下”过朱老总的枪;后来他还和陈独秀、彭述之一块坐过国民党的监狱。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