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简介
布莱希特,原名贝尔托·布莱希特,是德国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1898年2月10日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奥格斯堡镇,在1956年8月14日逝于柏林,他的戏剧作品有《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阑记》《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等,布莱希特对戏剧理论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创新和重构,对德国的戏剧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布莱希特 照片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在戏剧领域上可以称为布氏学派,和当时享誉戏剧界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齐名,布莱希特表演体系最重要的理论,就是在戏剧历史发展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叫做“间离方法”,又称为“陌生化方法”,这是一种新的戏剧表演理论和方法,基本含义就是把戏剧作品用加工过的表现形式,让平常的事物显得不平常,从而暴露事物的本质矛盾,这种方法的进步性就是积极向观众传导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在当时是非常有创新意义的,布莱希特希望通过一种全新方式,重新展示事情的本质,这种灵感来源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黑格尔认为人们对于周围熟知的事件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所以,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就通过一种非正常的表现形式,让平常事件非正常展示,这就是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的精髓。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是世界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就像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影响了古代的戏剧发展,那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的理论知识,则照亮了现代世界戏剧的发展,影响了现代戏剧的进程。
布莱希特与京剧
布莱希特,世界戏剧发展史上的名人,德国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布莱希特表演体系,也称为布氏学派“间离方法”“陌生化方法”,和当时享誉戏剧界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齐名,生于1898年2月10日,卒于1956年8月14日,主要的戏剧作品有戏剧著作有:《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们》、《梅辛考夫》、《母亲》、《四川好人》、《论实验戏剧》、《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等。
12下一页在本页阅读全文
←支持左右键盘翻页→
延伸阅读:布莱希特表演体系 布莱希特作品特点 布莱希特表演体系介绍 布莱希特有哪些作品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