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波利战役失败后,协约国全面调整了对奥斯曼帝国战略,短促而致命一击促使其退出战争的企图化为泡影,英法开始全面向中东增兵,在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等多地发起连续攻势。另一方面,协约国原先对煽动阿拉伯部落反叛奥斯曼帝国有所顾忌,怕危及自己在中东和印度领地内穆斯林的忠诚,现在,这些政治顾虑都被放在一边了。这寓示着未来奥斯曼帝国已无可能再与协约国妥协并寻求体面的和平,加里波利战役的胜利,却敲响了帝国的丧钟。
在英国支持下,起义军接连攻下麦加、塔伊夫和吉达。1916年10月,一位神秘的英军情报官、考古学家托马斯·劳伦斯上校拜访了谢里夫·侯赛因的次子阿卜杜拉和三子费萨尔(兄弟两后来分别成为约旦和伊拉克国王),此后劳伦斯待在起义军中,指导他们在沙漠中对土耳其军队发动打了就跑的游击战,不断袭扰土军后方,情况有利时,就趁机攻城略地。到1917年1月,除麦地那被反击土军围困外,阿拉伯半岛大部分重要城镇都落入起义军手中。随后,侯赛因的儿子费萨尔指挥起义军攻入约旦。
英军是阿拉伯人的朋友
阿拉伯大起义激发起几个世纪以来阿拉伯人对奥斯曼帝国的不满。各地阿拉伯人对战争的态度急剧变化,英军作为阿拉伯人的朋友到处受到欢迎,有人主动向英军提供情报,有人自愿为英军做向导。土耳其军队在各地越来越不得人心。赞德尔斯将军懊恼地说,进攻巴勒斯坦的英国人就像在一个友好国家里打仗,而保卫自己领土的土耳其人却好像是外来的入侵者。
加里波利战役后,土军已经虚弱不堪。高加索前线与俄军的持续战斗在吞噬着土耳其的军力,英军在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加沙一线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个方向给奥斯曼帝国造成巨大压力,阿拉伯大起义还将大批土军牵制在阿拉伯半岛和外约旦等地,这些四处流血的创口不停消耗着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对奥斯曼帝国来说,最大的好消息是随着俄国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高加索防线战线压力迅速消失,大批土军可以调往南线。同时,德军在1916年底击败了罗马尼亚,随后从当地调来一个军加强巴勒斯坦地区的防御力量。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