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鳌拜,就不得不先说康熙即位前后,权利中心的布局情况。按照顺治生前的遗愿,是不会有四大辅政大臣的。因为顺治并没有打算让自己的儿子来继承皇位。根据史料分析顺治临终前召见了近臣王熙,(清史稿·王熙传)顺治最初的遗诏是由他起草的。据推测遗诏中应该是肯定了他亲征以后实施的扶持提拔汉臣和废除诸如圈地等满语旧制,并且没有在自己的儿子当中选立继承人,而是打算选择一位年富力强而且支持新政改革的皇家亲王来作为继承人,以确保他生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不会付诸东流。然而这份遗诏的起草者王熙却将这份遗诏呈给了孝庄太后(孝庄是死后的谥号,在此以谥号称呼。)。孝庄太后命王熙当着她的面又重新起草了一份遗诏,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份遗诏中全面否定了顺治生前的所有的施政举措,以顺治自己的口吻自认十三条大罪,并且选择三子玄烨为继承者,命索尼,苏克沙哈,遏必隆,鳌拜为四大辅政大臣。(清史稿·世祖本纪)这种权利的分配,其实是从维护满洲皇亲勋贵的根本利益出发的。在当时清军入关不过十八年,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往往凌驾于皇权之上,资格老,有军功,威望重的满洲老臣比比皆是。顺治有意抬高汉臣地位,废除满族旧制,就是要借此抗衡满臣,摆脱干扰皇权的势力。然而,随着顺治的过早离世(近几年根据多方史料证明顺治并不是离位出家,而是染天花去世的。)权利中心出现了短暂的真空,许多压抑许久的皇族勋贵趁势而起,作为身在权利中心的孝庄太后首先不能容忍由皇族勋贵来做继承人,其次也绝对不能容忍有人借着“主少国疑”之际借机发难,于是他改立了玄烨为帝,并且选择一直得到孝庄信任的索尼等四人为辅政大臣,最后通过顺治的“罪己诏书”来安抚满族勋贵,重新回复这些人的利益,经过这三步举措,从而使得皇权顺利过渡,暂时使皇权得到稳定。然而,无论四大辅政大臣对孝庄太后如何的忠诚,但他们始终是满人,他们要维护的一定是满人自身的利益,从而巩固自己在朝野上下的地位。所以,在康熙刚刚即位后,四大辅臣就开始发动一系列的大案和举措。文字狱,圈地案,天算案等大案频发,江南的士子,汉族的官员,就连汤若望(太后的干爹)纷纷枉死。那几年,每年都会流血,每年都会死人。汉臣噤若寒蝉,人人自危。满臣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由于康熙还没有亲政,权利一直由四个人把持。可是,越是身居高位,贪念,欲望就越是难以满足。四个人不甘心安于现状,都渴望排除异己,达到“独霸天下”的目的。所以,就在满臣独柄朝纲之际,满臣上层出现了权利争斗。在许多影视剧中大多将索尼塑造为最有谋略的,鳌拜是最为狂妄的,遏必隆最为无能的,苏克沙哈最为忠诚的。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首先从索尼说起。我给他的评价是心思似狐,眼光如刀。索尼在四人中无疑是威望最重,军功最盛的。除此之外,索尼能位居四人之首,还一点在于他在孝庄心中的地位也是最重的或者说利用价值最大的。他能够作为一部分满族勋贵的代表,保证这些人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从这一点而言索尼是一个很能够拉拢人心的人,无论是皇权统治者,还是内外勋贵朝臣,都能够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索尼作为四位辅政大臣之中唯一一位身披荣耀而逝的人,他所依仗的也正是这一点。孝庄太后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亲手选任的四大辅臣给皇权所带来的威胁。要想让皇位稳固,皇权就必须集中一个人的身上,而这个人只能是玄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就必须要让玄烨亲政。如果四大辅政大臣是铁板一块,那玄烨就不会顺利亲政,只有让四个人整起来,斗起来,那么玄烨才能够借势亲政。然而,亲政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集皇权于一身,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孝庄在迈出这第一步的时候,就把目光盯在索尼的身上。那么,前面说四大辅政大臣都想要排除异己,独霸朝纲,那为什么索尼却突然改变了想法呢?其实,只要分析一下其他三位辅政大臣就会得出答案。位居第二的是苏克沙哈,个人给他的评价是急功近利,自作聪明。为居第三的遏必隆,影视剧中有的将他演绎成无能之辈,有的演绎成是韬光养晦,甚至说康熙擒鳌拜是最后是他出的手,还立了头功。而我给他的评价是军功卓著,谋略不足。他在战场上是一员猛将,可到了朝堂上他就乏善可陈了。而位居第四的鳌拜,我给他的评价是有勇有谋,能屈能伸。通过一系列的案子就可以清楚的看清这些人的面目。前面提到的文字狱是明史案,具体案情我就不表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一查。这个案子可谓是四个人的蜜月期,联手行动,互相支持,震惊朝野,也树立了各自的威信。而接下来的圈地案(案情不表)苏克沙哈一味求成,最后却让鳌拜捷足先登,赢得满朝勋贵大臣的支持。而由鳌拜一手导演的天算案弄倒了太后的干爹汤若望,则让鳌拜彻底的在朝中拥有了可与索尼针锋相对的势力。这不得不令索尼产生危机感。他要需要“合作伙伴”,也需要支持者。这时孝庄太后及时伸来了橄榄枝,他又怎能不紧紧抓住呢?如果康熙不亲政,那么孝庄与索尼的联盟将毫无意义,所以只有让康熙亲政才能遏制鳌拜的气焰和膨胀的势力。这时自作聪明的苏克沙哈不甘失败,竟然想出辞职这样的主意,导致鳌拜有借口致他于死地。而这一系列事件当中,遏必隆从明史案中的意气风发,到圈地案中一败涂地,再到天算案中的沉默无语,直到康熙亲政中的随声附和。他尝到了朝堂争斗的残酷,他无力摆脱,也无法改变。鳌拜能从最初的屈居人下,到最后的气焰熏天,可他只能是望其项背了。既然做不到他那样,也无法像苏克沙哈那样与之一拼到底,那么就只有顺从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遏必隆就是在本能的驱使下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鳌拜不是屈居人下之人。但是他却肯放下身段,为其他三人所驱使,其实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让自己翻身的机会。而老天正巧给了他这个机会。而他也很好的把握了这个机会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有人说在索尼,苏克沙哈相继死去,遏必隆依附于自己的情况下鳌拜生出了篡逆之心,想废掉康熙,取而代之。就我个人认为,如果是在康熙亲政之前,就出现这样的局面,我想鳌拜有可能野心膨胀,生出“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心或者干脆取而代之,当然这只是我的浮想联翩,毕竟这样的事情最终没有发生在鳌拜的身上,所以没有办法评判。不过,鳌拜一直对几个汉族藩王极度蔑视,从骨子里觉得他们没有骨气,反而对郑成功却有一丝欣赏。而对其父郑芝龙率部归降却不以为然,杀郑芝龙也是他积极赞成的,这其中也有对降者的蔑视成分。回到当时的朝局来看,要想达到孝庄太后的最终目的,鳌拜是必须要除掉的,他的存在始终是对皇权的威胁。当初为了皇权的顺利过渡,启用了这四个人。现在要达到集中皇权的目的,就必须要踢开这四个人,所以,无论这四个人在历史当中是怎样的面目,都将是皇权路上的牺牲品。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康熙之死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