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延
提到三国魏延这个人物,很多人对此有很多不同的观点,诸葛亮见到魏延的时候就说他有反骨,之后也一直不受到诸葛亮的重用。但是刘备对这个人物还是比较的赏识的,刘备重用贤才的例子中属魏延最具有代表性。
将军,之后当刘备攻下汉中的时候,想要选拔镇远将军的时候在张飞和魏延两人中做出了抉择。
当时张飞的名声是比魏延要大很多的,也是镇远将军强有力的人选,但是刘备赏识魏延的勇气和果断,最终还是选择魏延担任了镇远将军。魏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镇守汉中的十五年之内,从没有一个敌军能够进入汉中的。之后屡次追随诸葛亮进行北伐,屡建战功,成为了一方有名的将领。
但是魏延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是比较大的,诸葛亮一直不重用魏延,导致了魏延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而有所不满。
之后在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更加的恶化,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诸葛亮在将死的时候嘱咐杨仪等人让魏延进行断后,但是从魏延的角度上面看来,有点大材小用了,之后魏延不甘心受到杨仪等人的摆布,从而违反了之前断后的命令,最终杨仪派马岱追杀了魏延。
所以纵观三国魏延的一生,虽然有勇有谋但是命运对于他也是有所不公的,之后一直受到压制导致了自己最终的结局。
魏延子午谷奇谋
子午谷奇计也称子午谷奇谋,是三国时期著名将领魏延所提出来的。当时魏延跟随着丞相诸葛亮北伐曹操,魏延根据当时的情况和敌军的作战策略提出了这个计划,想要自己亲自率兵快速的穿过子午谷进入长安,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夺得长安和潼关的主动权,而诸葛亮则从另一方出斜谷进兵攻打长安和潼关。
魏延像
但是诸葛亮向来为人谨慎不愿冒险最终并没有考虑“子午谷奇计”这一计策,这也引发了魏延逆反的心理。在后来后世的许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当时没有采用这一计策实在是失策的行为,失去了绝好的一个世纪,但是也有人认为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他不可能想不出魏延都可以想出的计策,最终的原因不过是因诸葛亮并没有攻打长安的打算罢了。
子午谷悬崖峭壁十分的凶险,但是如果运用的好了,则有可能成为一举制胜的最佳法宝,而“子午谷奇谋”这个计策风险大是肯定的但是若是成功那么收益也是极高的,需要主导将领必须有宽宏的气魄,而诸葛亮却认为这个计策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可是我们从结果上看来呢,诸葛亮在之后的十余次作战上几乎没有一次成功的,他的计划大多是走的沉稳路线想要稳扎稳打,可是诸葛亮没办法再让汉室强大起来。反观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虽然说是十分的凶险,可是若是可行那么成功后,匡复汉朝的事情也就完成了一半了。
">12下一页在本页阅读全文
←支持左右键盘翻页→
延伸阅读:魏延为什么造反 诸葛亮为什么杀魏延 魏延是哪里人 魏延是被谁杀的 魏延和张飞谁厉害 魏延为什么怕诸葛亮 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 魏延为什么造反 魏延诸葛亮的关系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