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曹操简介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1-2]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3] ,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朝天子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获封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河北邺城,而后进爵魏王。去世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喜欢用诗歌、散文来抒发自己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是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鲁迅赞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4]
与曹操相关人物
曹操怎么死的
对于曹操的死,很多人好奇,他活了66岁,在当时不算英年早逝但也算不上长寿,而其实造成这一切的都是他在中年时长年累月征战而得的一种慢性病,在发作时会头痛欲裂,虽然可能在今天这种病很容易治好,可在当时确实是很多大夫都无法解决的难题。
所以曹操的死其实很简单,但他死前遭遇的一件事,可谓是十分传奇,那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呢?
曹操因为头痛,看了很多大夫,但作用都不大,于是他通过阅读兵书转移注意力,这也确实舒缓了头痛。可就在公元220年,曹操回到了洛阳,回到了老宅子,看着这个记忆中的家,因为曾经董卓的一把火变得破烂不堪,悲从心中来,于是让人重新在这里修建一座宫殿。
虽然曹操想要称帝,并且孙权曾给曹操上书,表示愿意臣服于他,还劝曹操早日称帝,但曹操早已看的透彻,知道自己有生之年不可能会称帝了,但依旧做了准备,这座宫殿也就是为了将来他的儿子称帝时所用。
而就在修建宫殿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濯龙词边有一棵很大的梨树,可怎么也没法砍动,于是工人报告给了曹操,曹操亲自来到梨树旁查看,有人告诉他这棵梨树活了几百年了,有神灵保护,但曹操不信,随手拔剑砍了下,结果梨树流血了,这让看见的人都受到了惊吓,曹操亦是如此,当晚就做了噩梦,梦见一个披头散发拿剑的人来找他,原文是:忽见一人披发仗剑,身穿皂衣,直至面前,指操喝曰:“吾乃梨树之神也。汝盖建始殿,意欲篡逆,却来伐吾神木!吾知汝数尽,特来杀汝!曹操惊醒后头痛更甚。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载:“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庚子年,即公元220年,曹操因为之前的惊吓头痛不已,请来神医华佗,可因为多疑将其杀害,最终十几天后,在洛阳去世。曹操的死大部分归结就在其多疑的性格,这加剧了他的死亡,有句话说的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曹操的儿子
历史上有名的"三曹"组合便是说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之所以会有此美誉,也是因为他们在在文学上的成就。虽说在影视作品中经常拿曹丕曹植做比较,但是其实真正历史上的曹植的文学功底是要远胜曹丕的,我们从"七步诗"的典故中就能大致的猜想出来。并且曹丕和曹彰相比,他在武力方面也是胜之不武的。至于曹操为什么会选立这个在文学和武力上都不能排名第一的儿子为接班人,我想聪明的曹操一定有着他自己深思熟虑的考虑。
我们先说一说曹彰吧,他是一名武将,力大无穷,但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虽说能够算得上是一个文武奇才,他却对政治一窍不通。而曹操需要的是一个在文学和武力方面都颇有建树的儿子,相比于武力,曹操更加看重的是政治方面的谋略。曹彰在第一关便被否决掉了,不具备任何的威胁因素。
而对于曹植来说呢,他可是最有潜力的一个了,可以说是曹操几个儿子当中最为优秀的一个。他满腹才华,性格温和,曹操早年是计划让曹植来继承自己的王位。但只因有一次曹植喝醉酒之后擅闯了王宫,闹出了大笑话,这便直接打消了曹操的这个念头。
那我们现在再来分析一下,曹丕入选都的原因。在天时地利人和中,他可以说是全都具备。首先天时地利,曹操长子曹昂去世之后呢,他顺利成为曹家的大儿子,按照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他理应顺利继承曹操的爵位。再加上有司马义等大臣的帮助,在争夺王位的战争中有着大臣的帮助,占据人和优势,而他稳重的一面也正是曹操所欣赏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