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这是汉高祖对张良的评价,足以看出张良在汉高祖心中的地位,历代开国帝王都会有一个通天彻地的军师辅佐,毫不疑问,张良就是刘邦的开国军师。
但凡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清算敌人、迫害功臣,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可同苦不可同富贵。
在刘邦登上帝位之后,他是怎么对待张良的呢?
很显然,刘邦的小心事怎么能瞒得住张良,自从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张良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
《秦时明月》张良形象
论功行封时,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
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直到公元前197年,汉王朝出现了一场新的危机,原因是刘邦有改易太子之意,吕后求救于“智囊”张良,张良考虑到太子一位,事关重要,不可轻易更立,汉朝统治根基还未稳固,各项制度还正在健全,只有顺其现状,无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稳保江山。张良遂对吕后说道:口舌难保太子,太子若能请“四皓”出山辅佐,则太子位可固。果然,如张良言,刘邦得知伴随太子的“四皓”就是自己数请不来的隐士便从此不提易立太子一事。吕后为此对张良越发敬重。
或许是张良体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张良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但吕后感德张良,劝他毋自己苦了自己,张良最后听从了吕后的劝告,仍就入世。
公元前186年(汉高后二年),张良病逝,谥号文成侯。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邦为什么要杀张良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