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是项羽手下的第一谋士,要说此人之才能,可足以与张良、陈平等人相匹敌。范增并非老朽无用,此人之才略,是有史可据的,项羽之所以后来会走向失败,正是因为失去了范增的辅佐。
范增一开始并没有追随项羽,其最初看好的人是项羽的叔父项梁。当时,项梁是反秦武装的领袖之一,范增看到了项梁的实力,才决心投效到他的身边。
项梁被章邯击败后,范增转而做了项羽的谋士,因为项梁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项羽才拜其为亚父。范增是项梁、项羽叔侄的恩人,正因为有了范增的辅佐,项羽才逐渐由弱增强。
范增有远略,其第一个表现就是扶立义帝熊心,这个看似无用的举措,实际上大有用处。项梁刚刚起兵,就需要凝聚楚人之心,而唯有扶持义帝,才能做到一心向外。扶持义帝,等于说项梁起兵就是合法的,也正因为如此,各路义军才甘愿投效到项梁的麾下。帮助项梁筹划这一谋策的正是范增,义军谋士众多,唯有范增一人看出了拥立义帝的重要性,足见此人之远略。
范增并非是无用老朽,此人谋略超群,可以和张良相匹敌。张良的谋略更多的在于人事和军事指挥上,而范增的谋略则在筹划。一个重在具体战术的实施,一个重在战略的谋划,这就是两人的区别。战术指挥更容易表现一个人的才略,而战略规划只是基础,它只有在胜利的基础上才能体现一个人的才略。因为项羽与范增后期在很多问题上发生了冲突,由此才导致了范增的计谋始终无法奏效,这也就让人觉得范增有名无实,其实并非如此。
张良和陈平一样,都喜欢以具体的计谋行策,特别是陈平,更乐于人事的挑拨。他利用项羽和范增的冲突点,不断得向二人施加压力,由此才导致范增后期长期得不到项羽的信任。范增这样一个战略规划家,在面对敌方具体的计谋时,也是束手无策,他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项羽训呵自己。
范增长处在于战略上的规划,他是一个极有战略眼光的谋士。巨鹿之战前,项羽诛杀宋义,范增则趁机扶持项羽为主。他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凝聚人心,足见此人之才略。范增有自己长处,可惜的是,当他面临具体的决策时,有时却表现的非常顽固,这就让项羽非常不满。范增执拗的性格,再加上他不通人事常理,直接导致其后期难以在楚营中立足。
战略家有战略家的长处,且范增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以他和张良相比较,我觉得二人应当不相上下。范增在处理具体事务上的计谋可能不如张良,不过,他的远见卓识却远远高于张良。
项梁死后,范增倾力辅佐项羽,项羽狂妄自大,项梁也曾多次进行劝说。我们从项羽后来的错误决策也能发现范增的谋略,楚汉之争前夕,项羽设计杀害义帝,当时,范增对项羽这一举措非常反感,曾不止一次的劝说,可惜项羽最终没有听从。鸿门宴上,范增劝说项羽除掉刘邦,又是项羽念及旧情,没有动手,这一次次的失误,使得范增逐渐对项羽失去了希望。
范增有谋略,只是当权者根本不认可,如果项羽能采纳范增的计谋,恐怕天下早已统一,也就没有必要进行楚汉之争了。项羽败就败在自大上面,这和范增的谋略一点关系也没有。
相关阅读:
|
|
|
|
文章标签:
灵异事件,指的是各种非自然,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怪事。 但是经过心理学家证实,灵异事件大部分是发生在一些狭小空间。在这些空间里,通过人体的气流很急,而那些发现所谓灵异生物的人,大多数是由于人们的恐惧心理以及了解过以往的历史而产生了心里方面的暗示。由于这类环境因素不断地影响同一处地区,这些地区很快就会得到“闹鬼”的名声。但从未有过能够被证实真实发生的异灵事件。灵异是人类对未知事物的一种解释。就像几千年前的人们不知感冒为何事而去求神拜天,人们对灵异的探索也是为了寻找一种新的理论暂时替代科学无法解释的层面;而在新世纪,人们不仅把灵异作为上述的一种解释,也有人是为了寻求感官或心理上的刺激而追求灵异。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2]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3-5]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