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了秦始皇统一之前,七国文字分裂成了五大派系,分别是秦系、齐系、燕系、晋系、楚系,这五个派系中,只有东周和秦国尚在沿用西周或之前的大篆,其他四个派系都对文字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改变。那么战国时期为何会出现文化上的分裂,秦始皇统一文字之时又做了哪些举措呢?
文化分裂
战国后期形势图
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提到,汉字的也许是多源头并行产生的,可能有的来源于结绳记事,有的来源于画图记事,在后世的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文字逐渐走向统一。总体来说,商周时期的主流阶层都在使用比较统一的文字,如甲骨文、金文等等。但是公元前五世纪中国进入战国时期之后,文字就出现了“各自为政”的局面。
各自为政
七国文字都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
上篇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引用了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对战国时期文化分裂的一种分析,他认为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权利都被放大,都想摆脱周王室的控制,所以出现了“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其实文化上的分裂还有一个重要的人为原因:虽然当时是战乱时期,但中国总体的经济和文化还是向上发展的,故文化阶层在扩大,汉字本身也得到了发展。诸侯国长期军事敌对则阻碍了文化的交流。《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古制书必同文,不知则阙,问诸故老,至于衰世,是非无正,人用其私。”就是说战国之前,的确是“书同文”的,但是乱世之中文化的延续出现了断裂,故文化人“各任私意而为字”,出现了几乎人人都在造字的情况。
秦王扫六合
石鼓文(籀文)是当时比较规范的大篆
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快准狠地解决了文化分裂的问题——以秦国文字为标准,与秦国文字不同的都视为不规范的异体字,并且还让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作为规范字颁行天下(三篇均已失传)。这三篇都是以《史籀》的标准大篆为蓝本,做了一些系统性的改变,是为一直沿用到东汉的小篆。
秦朝的规范字
李斯作的《泰山刻石》
所以,秦始皇并不是强行在山东六国推行秦国的文字,而是对秦国文字也进行了改造,成为一种新的字体。其改造措施大概可以分成四种:一、确定了哪些字是有偏旁部首的;二、确定了偏旁部首的位置;三、确定了偏旁的类型及表达的含义;四、规定了每个字的笔划数目。这样就给汉字(那时候还不叫汉字)制定了一个标准。
秦始皇统一文字
国史君(国史通论)之前提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分久必合”,靠的不是民族认同而是文化认同,秦始皇在建立文化认同上实在是功不可没。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