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国家覆灭、朝代更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而这些现象往往就伴随着战争,有了战争,必须得有士兵,而士兵要想在战场上存活下来,靠的不仅仅是武器,还有坚硬的铠甲。所以说,中国的历史很大一部分是战争的历史,而战争的历史很大一部分便是铠甲的发展史。
铠甲便是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甲又名铠,《释名·释兵》:“铠,犹铠也。坚重之言也,或谓之甲。”先秦时期的铠甲,主要是用皮革制造,被称作称甲、介、函等;战国后期,出现用铁制造的铠,但是皮质的仍称甲;直到唐宋以后,不分质料,或称甲,或称铠,或铠甲连称。
铠甲的发展历史那么长,但是有一种铠甲绝对是最特殊的一种,这便是锁子甲,是由西域传入的一种铠甲,西方十字军东征时期,几乎全军都身披锁子甲,但是来到中国,虽然使用的时间跨度很长,直到明清时期还有着锁子甲的记载,但是锁子甲却从未被军队大量装备,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中国的历史条件制约了锁子甲的普及
1.追根溯源,锁子甲的祖地是在欧洲,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铠甲
锁子甲的起源之地是欧洲,最早是谁发明的锁子甲争论很大,目前随有说服力的便是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生活存黑海北岸的卉代斯撼泰人或者是史前时代广泛分布存欧洲的凯尔特人是锁子甲的发明者。
东汉以前,这种铠甲一直是在欧洲之间进行流通,直到东汉末年,中国的历史上才出现了这种铠甲的身影,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中有过一句“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领、两当铠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今代以昇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铠曹自理。”
其中的环锁铠,指的就是锁子甲,这便是最早的关于锁子甲的记载。
2.锁子甲传入中原而比较晚,而且属于名贵铠甲
锁子甲传入中国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所以最早应用锁子甲的便是西部地区,而中原人最早见到锁子甲是在西藏的吐蕃族身上穿的,锁子甲真正传入中原地区受到统治者重视的时期是在唐朝中期,根据《旧唐书·郭知运传》记载,唐朝将领郭知运在开元六年打败吐蕃,获得锁子甲。
还有《新唐书·西域传》也曾记载,开源六年,中亚康国也派遣使者向唐朝贡奉锁子甲,锁子甲这才真正的出现在中原,而在唐朝中后期已经开始逐渐出现热武器,锁子甲的出现较晚。
但是根据宋代《武经总耍前集》记载,铠甲“有铁、皮、纸三等,贵者铁则有锁甲”,所以说锁子甲的拥有者只是极少数功勋卓著的高级将帅。而普通人,甚至大部分的文官都不知道锁子甲是什么,以至于有人将杜甫的诗句“雨抛金锁甲”解释为“甲抛于雨为金所锁,有将军不好武之意”。
所以说,在这种环境下的锁子甲注定不能被普通士兵所使用。
二、锁子甲的结构以及制作注定了锁子甲不能在中国被大量装备
1.锁子甲结构及其复杂,而且覆盖面积很大
锁子甲,有时候也被叫做“链甲”,是一件连头套的铠甲,类似于现在的卫衣,只不过锁子甲的覆盖面积比较大。
锁子甲与普通的铠甲相比,士兵穿上锁子甲作战更为便利,利于施展,而且锁子甲的防护效果十分可观,据《晋书·吕光载记》所记载的锁子甲“便弓马,善矛稍,铠如连锁,射不可入”,由此可见锁子甲的防护有多么恐怖。但是坚硬的铠甲背后,是十分高超的制作工艺以及极其耗费时间的制作步骤。
2.锁子甲的制作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天文数字
锁子甲,顾名思义,就是细小铁环连环相锁而成,铁环相锁,环环相扣,铁环的密度越大,防护性能就越好,再在外面缀上铁甲片,可以说是真正的“铁布衫”,但是。
但一副能保护全身的高质量锁子甲,甚至要耗用铁环达二十万之巨,这每一个铁环都要进行焊接相连,并且锁子甲属于软甲类,如果想要锁子甲的防护性能达到最好,锁子甲需要十分契合使用者的身材,并且锁子甲是由直径2毫米左右的铁丝,加热后锻造成直径1厘米左右的圆环。
然后再进行敲打做成宽3毫米左右的扁环,之后在环的两端钻孔,孔的直径大约在1毫米,之后用铆钉链接,有时候在肩膀关节等地方还需要更小的铁环,让穿着的士兵便于活动,一个熟练的铠甲师傅一天能完成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铁片就算超额完成任务了。
而且锁子甲在脖子等柔韧处还要辅以皮革,有资料记载,一整套锁子甲的价值在十一世纪的西方相当于一个中型农场的价值,耗时耗力不说,所耗的价值也是巨大的。
中国古时候的士兵动辄十万百万之巨,试想如果让这百万军士全部穿上锁子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何等巨大!
3.中国冶铁技术以及工艺锻造对锁子甲有着极大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以农为本的思想更是根深蒂固,所以说中国的冶铁技术虽然领先于世界,但是中国所冶炼的钢铁大都运用在农具上,或者说是兵器上。
自古以来中国便有句谚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其器”便成了冶铁技术的主要方向,以至于现在,我们出土的文物大都是锋利的刀、剑、戟等士兵们所用来作战的武器,而极少数是士兵们所穿的防具。
而锁子甲所用铁的量十分惊人,一套锁子甲所用的铁 可以锻造出很多农具或者兵器,所以说制作者也很少把本就稀缺的铁用在制作如此耗时耗力的护具上,并且当时古中国的锻造水平还有待提高,很难做出如此精细的护具。
元朝时期曾经生产过锁子甲,但是制作及其粗糙,元军出征时曾经穿过元朝自己批量制作的锁子甲,结果防护效果奇差,出征的元军被敌人的剑射成了刺猬,所以大规模装备锁子甲也就不了了之了。
三、锁子甲制作材料单一,不适合在多变的气候中作战
1.中国环境的多样性意味着士兵行军环境的复杂多变
中国有着广大的版图,地跨多个气候带,出去青藏高原以及云贵高原,中国内陆的气候种类有五个之多,这就代表士兵作战需要适应多种气候,跨地域作战的士兵所要应对的不仅仅是穷凶极恶的敌人,还有水土不服的症状。
曹操最为依仗的谋士郭嘉便是在曹操征讨辽东之时因为水土不服生病病故的,而曹操在赤壁之战时正是因为北方士兵水土不服晕船才接受了庞统的建议将船用铁链连接在一起导致曹操中了周瑜诸葛亮的连环计。
2.锁子甲是由铁制作而成,多变的行军天气会让锁子甲难以保养
在气候多变的行军大环境中,不仅是士兵要适应气候的变化,武器,尤其是铠甲更得适合在多种气候中作战。
锁子甲是由铁环环环相扣而成,然后再在内部人体柔软处或者关节处辅以皮革来让铠甲穿着更为舒适,所以说锁子甲几乎是由铁来制作的,这便是锁子甲与普通铠甲的最大的不同之处。
普通铠甲大多数是以皮革为内衬,然后再在外面铺上铁甲片来达到防护效果,清洗或者更换铁甲更为方便,而外面点缀的铁甲即使是有缺少也并不会引起整个铠甲的崩溃;
但是锁子甲则不同,因为锁子甲是由铁环相扣而成,人体所分泌的汗水以及潮湿的环境会引起锁子甲的生锈,从而导致锁子甲的防护性能大打折扣。
而且锁子甲的结构也就注定了锁子甲不可以更换部件,也就是说如果锁子甲生锈或者有几处铁环断裂,这个锁子甲基本上就不再适合行军作战了,而锁子甲的制作工程的繁琐以及昂贵的费用让军队定时更换锁子甲的做法也就变成了天方夜谭。统治者为军队大规模装备锁子甲的念头也就不复存在了。
四、火药技术的发展让铠甲逐渐被淘汰
中国有着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其中火药是四大发明中用于军事最多的一项。
唐朝后期便有了突火枪等热武器,但是弓箭、刀枪棍棒等冷兵器还是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到了宋朝,随着火药技术的不断提高,热武器比如说火铳、大炮等也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元末明初至明朝洪武年间,火器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最为出名的便是明朝洪武年间的洪武大炮,而且到了明朝后期,火器由重型武器逐渐向轻型武器以及单兵作战武器方向发展。
随着热武器的不断更新,作为防守冷兵器的神器——铠甲也逐渐的被淘汰,因为热武器的规模性伤害让铠甲无法对士兵形成十分有效的保护,以及火器那比弓箭快无数倍的射击速度需要士兵在战场上更加灵活的躲避。
所以说当笨重的铠甲无法对战争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时候,也就是它被淘汰的时候了。而锁子甲这种本来在中国不是很普遍的铠甲也就失去了普及的机会,沦为私人的收藏品。
每一种事物的发展与消亡都有其特定的原因,而锁子甲这种特殊的防具更是不适合中国,中国是一个多人口的农业大国,让每一个士兵都装备上锁子甲基本上是不太现实
所以说,锁子甲在中国只能在特定的将领身上发挥特定的功能,比如说努尔哈赤在征战时曾经有一只箭射到了他的喉咙,正是锁子甲为他挡住了这一箭,救了努尔哈赤一命,这才有了后来的清太祖。所以归根结底,锁子甲自身的构造以及制作工艺,便是锁子甲在中国未大量装备的原因。
相关阅读: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