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否逢时,对人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不管多么有才华,若时不予我,又将之奈何?
有些人常常怀才不遇,其中那些择才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正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孔子虽被后世尊奉为圣人,然而他的一生也是怀才不遇的。 为了求得被人任用,他常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常常受辱。
尤其是在他56岁那年,从陈国旅行至蔡国途中,其一行被不明正理的军人们截住,后被搜刮到“无米而炊、无水而饮”的地步。秀才被“兵”盘剥已使孔子义愤填膺,加之弟子们的责难,孔了又无以正面反驳,只能喃喃自语道:“遇不遇者时也。”一是安慰自己,二是希望弟子们理解自己。
相反,有些人在适当的时间却会如鱼得水。
汉武帝是个有名的专制君主,一入独揽大权,国内国外,事无巨细,全要过问。正是在这种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上,使公孙弘得以从一个养猪倌被提拔到位极人臣的宰相之位。可以说“若不是遇时,不至于获此高位”,是时势造就了他。
公孙弘的利器, 是他掌握了儒术的极至教养,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及朴实的风貌; 另-说是他擅氏观心术,懂得“以主旨意”,这确实是博得专制君主信赖的强有力手段。公孙弘真不愧为人情练达的儒者。
而另一大臣汲黯,他的人生经历和公孙弘恰成鲜明比照。汲黯出身名门,好“黄老之学”,但他却是个不知拐弯抹角的耕耿介之士。武帝虽欣赏他的才学,却不悦他的硬骨头。
武帝常说: “那家伙妨碍我。故而弃之不用。公孙弘可不戴冠进宫殿,而波黯必正襟危冠方能得人。显然汲黯不及公孙弘受宠。公孙弘平步青云,登上宰相之位,而汲黯一直被安置于—般大臣之职。
《人物志》上说:“外表柔顺而骨子刚宜的性格,本性就刚强果断,而刚强果断是仁的体现。气质清朗而高洁,就是文理。文理是礼的基础。体格端庄而结实是因为固守正道,遵守正道是信的基础。身体强健而有精神称得上是勇敢,勇敢是义的根基。态度平和而爽快,这是幽默之理的前提,通晓幽默是智慧的源泉。
人的这五种属性是不可变更的,所以称为五常。所以说,只有劲直而不柔轶就是僵直;一般不讨好的人,往往这样,不够柔软。强劲而不精纯就显得愚憨;气质不清纯就会没有章法;性格开朗但心气不平和就是放荡。
学习课堂: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怀才不遇,往往是择才者没有发现。
2、孔子的怀才不遇,而其他一些小人物却如鱼得水,这种鲜明的对照足以反映出人才不是每一个人都善于发现的。
3、情商真的很重要,情商高,往往有贵人相助,情商低,往往英雄无用人之处,希望大家提高些情商。
相关阅读: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