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帝王隋炀帝一生中,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任性妄为,不顾客观条件,把百姓和国家都拖进了灾难中,历史上落了个暴君、昏君。历史把杨广推到风口浪尖,国祚38年,时间不长,但做了3件造福中华,利在千秋的大事。
隋炀帝杨广
蒙曼教授这样评价: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换言之,他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一代帝王不把百姓的幸福感和国家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致使“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
第一件大事,实现了南北统一。隋朝之前,从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开始,中国长达410年分崩离析的局面,诸侯乱战,弱肉强食,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开皇九年(589年),20岁的杨广统领51万大军南下平定了陈朝,实现了南北统一。南北重新统一,是老百姓400余年来盼望的。结束了战乱,给百姓一个安宁的日子,开创了一个新局面。这是隋朝完成的第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伟业。
隋朝统一的疆域
第二件大事,科举制度的兴起。科举,萌发于南北朝,兴起于隋朝,基本成型于唐朝。杨广在位时,要求:一个国家的强盛,一定要教育为先导,移风易俗,大抓国民教育为开始。“炀帝即位,复兴教诱。”唐封演在《封氏闻见记》记载。
隋朝时士族衰落和庶族的兴起,“九品中正制”是魏晋以来推行的用人制度,到了隋朝已无法推行,隋文帝即位后就废除了。到了大业2年,杨广就在全国内推行秀才考方略,进士考政策,为官考经术,一套完整的、国家级的分科选才制度,对中国后世产生影响极其深远。
科举制度的兴起
创建了科举,不重门第而重才学,门阀贵族世袭的特权削弱了。把读好书,才能做官,不仅把握了官员的入口关,同时也把官员的选拔与任用权,回收到朝廷。因此,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至今。
第三件大事,人工开凿了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南北长2700公里,跨越20多个城市,贯穿10多个地球纬度,通达黄河、长江等五大水系,成为中国古代交通的大动脉。对中国古代的农业、商贸、交通、战备等都产生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它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开创了水利工程的先河,是人类史上开凿规模最大、最早的人工运河。
大运河
大运河的贯通,是商旅往返和兵家必争的水上枢纽,促进了运河两岸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军事、经济、文化、商贸的交流,也对中央集权制的加强起了促进作用。
历史记载和民间流传着对大运河的开凿,是隋炀帝为个人一己之利,劳民伤财,大兴土木,背上暴君骂名。开凿大运河,体现了隋炀帝眼光和魄力非常博远,应该是功德无量的一代君王。
大运河图
隋朝短短38年,平均十年做一件大事,每一件事都是恩泽后世,利在千秋。如这样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一代帝王也应该有个正确的评价。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