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问“隋炀帝明明做了所有正确的决定,但最后为何却变千古罪人?”,这就比较搞笑了。
隋炀帝修运河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三打高句丽是想毕其功于一役。但你也要想想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着急了容易扯着蛋。譬如钢铁产量高是好的,你现在忽然宣布,我五年内钢铁产量就超越欧美。那就要把全国的铁钉、铁勺、机械配件,无一遗漏地拿出来炼掉。大炼钢铁之后,做成铁钉、铁勺、机械配件。再比如一个正需要修生养息好好积累财富的村子,村长忽然决定每家都出劳力修一条一千里长的路,三年内修完,累死的不管,反正必须出工。
隋炀帝就是这类皇帝,这种事可没少做。他修运河、打高句丽、不停干场面事,主要是为了炫耀。
我们从几段历史中就可以看出。
有一回隋炀帝又决定干个场面活,正月十五搞庆典,光奏乐的就请了一万八千人,灯火通明,一直演到正月结束。国外的商人来到洛阳,隋炀帝决定让外国友人看到中国富强,于是故意在各处堆积货物,要求商人穿金戴银,要求卖菜的国人必须用豪华地毯铺地,凡外国人来,要邀请到家里吃饭,且一律不准收费。沿街的树上和柱子上,全都缠着华美丝绸。
外国商人问:贵国那么多衣不蔽体的穷人,怎么不给他们做衣服用,却要缠在树上呢?
隋炀帝外出打仗,也讲究场面和自我感受。
打高句丽时,要求战将作战必须看起来漂亮,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但隋炀帝要求每次动作,将领都需要向他禀报,由他批示后军队再行动。等他的命令传过去,机会早已错失。
隋炀帝修运河,动用民力不计其数,光累死的就有两百多万人,当时被抓去修运河的民工有五百万。再有修龙船,造了数万艘,民工在水里泡着,腰上都长蛆了也得继续给他干,又累死一大批一大批的人,累不死的也残了。干完这个劳役,紧接着还有下一个,各种绝命套餐等着你。纵然你有一万个理由说,修运河是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也无法阻止当时百姓的怨恨。故而隋朝灭亡了,人民也不会感激他。
题目说,隋炀帝明明做出了所有正确的决定。
错了。
隋炀帝要是做的决定都正确,隋朝亡不了,也不会出现那么大规模的贵族与农民起义。就好比你现在一月也就三千块钱工资,除去家庭开销剩不下什么。但你儿子觉得你一月赚十万购置最好的电器是好事,就让你卖血卖骨髓,下月果然入账十万,因此得以购置最好的电器。你孙子说你儿干的事是“利在千秋”,同时又说是“抉择都是正确的”,你想不想抽死他?
题目又说,隋炀帝成了千古罪人。
道理不是这么个道理。
后世人们享受运河便利,唐初享受打高句丽的方便,都不与他当时的罪过矛盾。你儿子敲骨吸髓,把你的血汗吸干,把你累死,然后拿你赚的钱买了一辆豪车,你孙子开着好车,当然拥有很好的感受,那你儿子做的就是对的么?
隋朝为什么亡啊?
有这种儿子不打死留着以后给自己收尸啊?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