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轶事

趣事网

趣闻趣事

奇闻异事

趣闻网 > 趣闻 > 历史趣闻 > >>土木堡之役的影响,于谦做了什么,救了明朝,却成明朝灭亡的伏笔

土木堡之役的影响,于谦做了什么,救了明朝,却成明朝灭亡的伏笔

明朝自建立以后,历代皇帝无不以建功立业于沙场为荣。朱元璋曾七次北征蒙古,朱棣也曾五次北征蒙古,仅当八个月的朱高炽也曾在北平以万余军队力抗建文帝大将李景隆六十万大军,朱瞻基也曾率军在喜峰口击败兀良哈。唯有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役战败,而正是这场土木堡之役成了明朝皇帝征战沙场的分水岭,从此以后明朝再没有哪个皇帝可以在光明正大地御驾亲征。偷偷摸摸地去战场的皇帝倒是有一个,他就是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照悄悄溜出京城,跑到应天,率军击败蒙古,取得应天大捷。可惜的是,他的功劳似乎被后人掩盖了。

战场

明朝建立时,朱元璋设立了五军都督府,是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其最高长官为大都督,通常由皇帝的亲信担任。明朝的军队实施的是卫所制,即五军都督府分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分管16个都司,下设200多个卫所,每个卫所约5600人。这么算下来全国的卫所兵力可达上百万,这就是朱元璋说的藏兵百万于民。

于谦

除此之外,明朝还有守护边境的边军和拱卫京城的禁军。其中京城禁军是大明军队的主力,朱元璋、朱棣多次北征蒙古出动的都是京城禁军。京城禁军又由京城三大营和亲军二十六卫组成。京城三大营即三千营、五军营和神机营,总兵力15到20万。亲军二十六卫由洪武年间初建的上十二卫经过建文、永乐、宣德年间3次扩军而来,每卫兵力约5600人,总兵力约15万。其中,恶名流传后世的锦衣卫也是26卫之一,更是朱元璋建立的上十二卫之一,只是锦衣卫由于其特殊的职能而得到发展壮大,规模也远超5600人的卫队标准。

战场士兵

与六部中的兵部相比,五军都督府都调遣军队之权,同时拥有武将的选拔和更替等大权,府中的重要职位一般也是由武将担任。兵部只是负责军队的后勤保障及行政事务等事宜。显然,五军都督府的军权远在兵部之上,朝堂之上的文臣是没办法插手五军都督府的事宜的。正统朝时,兵部尚书邝埜曾向五军都督府索要将领名册,五军都督府掌印都督吴瑾想上报明英宗朱祁镇,邝野顿时感到很惶恐,这就表明朝廷中的文人根本无法插手军事。

《明英宗实录》:祖制五军都督府,外人不得与闻,惟掌印都督司其籍。前兵部尚书邝野向恭顺侯吴某索名册稽考,吴按例上闻,邝惶恐疏谢。

战场士兵

土木堡之役时,明英宗朱祁镇出动的是以京营三大军为主的明朝禁军主力,号称五十万大军,结果仍然兵败。此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京营三大军主力覆没,明朝损失惨重。同时大批有功勋的武将阵亡,在五军都督府中担任要职的武将也损失殆尽,使得五军都督府无法再承担领导全国军队的重任。

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主持大局,扶持朱祁钰为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朱祁钰在朝中群臣的指引之下,对宦官势力和锦衣卫势力进行打击,使得明堂之上,文臣的地位扶摇直上,并控制了朝局,抵抗蒙古也先进犯的重任也落在以于谦为首的文臣身上。

随军的太监

于谦为击败也先,对此前未出战的京城卫队及京营三大军残军做了改编,组建团营。团营的组建打乱京营三大军和亲军卫队的原先的编制,而且一改此前明朝军队只能由宦官和武将统管的做法,增设都御使提督各营事务。于谦此举显然是让朝中群臣得以插手军队事宜。在京师保卫战中,于谦指挥得当,明朝击退了蒙古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救回朱祁镇。本来应该擅长军事的武将吃了败仗,而不擅长军事的文臣却取得战场上的胜利,这就表明文臣统管军队的做法是可行的。此时,明朝的军权已经转移到了兵部手中,五军都督府军权旁落。明代宗朱祁钰本就是朝中文臣扶起来的皇帝,在面对朝中群臣时表现得比较懦弱,对文臣手中的兵权也置之不理。

也先

景泰八年正月,明英宗朱祁镇在徐有贞、石亨等人的帮助下,成功复位。朱祁镇对文臣集团大开杀戒,杀死于谦、王文等人,并废除团营,恢复京营三大军和亲军卫队。然而朱祁镇却没有重新扶持五军都督府重掌军权,军权仍然掌握在兵部手中,五军都督府名存实亡。随着时间的推移,文人带兵的弱点逐渐显现,大明军队越来越孱弱,越来越糜烂。

所以土木堡之役是个转折点。在土木堡之役之前,明朝的军权是在五军都督府手中,皇帝通过五军都督府可以调动军队。明朝京营三大军和亲军26卫此前更是皇帝的私人卫队,皇帝可以任意调动。在土木堡之役之后,明朝的军权落入兵部手中,明朝京营三大军和亲军26卫也归兵部管辖,皇帝无权越过兵部调动军队。

蒙古军

朱元璋、朱棣打算北征蒙古时,都是直接通过五军都督府调动军队,根本就不会理会朝中群臣是否同意。例如朱棣在永乐十九年时打算北伐,兵部尚书方宾和户部尚书夏原吉均以辎重筹备不足为由反对朱棣北征。朱棣恼怒之下直接将这两人治罪,改由礼部尚书吕震主持北征筹备事宜。次年,朱棣如期率军发动第三次北征。

朱祁镇

土木堡之役之后,兵部掌握军权,皇帝想要调到军队,必须在朝堂之上征得群臣的同意,并通过兵部调动军队。如果朝中群臣不同意,皇帝也没有办法调动一兵一卒。试想,皇帝如果想御驾亲征,朝中群臣又怎么会同意呢?明武宗朱厚照就是个例子,想出征却不得其法,也只能偷偷溜出宫,改名朱寿,自封镇国公,到边军中过把将军瘾。正巧碰上蒙古入侵,朱厚照挺身而出,率军击败蒙古,取得应州大捷。朱厚照得胜归来时,以杨廷和为首的群中群臣却抹杀朱厚照的功绩,声称朱厚照率上万军队只杀了几十个蒙古人而洋洋得意,以为多大成就。历史上的应州大捷,明朝和蒙古出去超过10万大军,又怎么可能死几十个人就草草收场呢?这就是军权发生变化的结果。除了朱厚照,土木堡之役后的其他皇帝,都是一辈子呆在京城,甚至连皇宫都没有出去过。

大明将军

土木堡之役前后的军权变换,其实反映的是明朝文臣与武将两个集团的斗争。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严禁朝中群臣干涉五军都督府的军权,同样也限制武将干涉朝堂政事。在朱元璋看来,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文臣武将应各司其职,相互制衡。朱元璋忙于北征,疏于政事处理,又深感丞相权力太大,于是废除丞相,设诸阁大学士,共同参与政事,这也是明朝内阁的雏形。在明仁宗和明宣宗时,内阁的权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文臣地位也得到提升,并开始插手军队事务。土木堡之役后,兵部彻底掌握军权,就意味着文臣从此将压制武将,明朝也开始文臣带兵打仗的先例,武将的地位也越来越低。为更好地控制军队,连武官也由兵部选拔,由文臣担任。当这种文臣武将制衡被打破时,明朝的军队越来越孱弱。到了明朝后期,明朝带兵打仗的将领基本上都是文臣,袁崇焕、孙承宗、孙传庭等名将也都是文臣。明朝军队的孱弱,也只能让明朝屡战屡败,最后也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伏笔。

于谦

《明史》:内之部科,外之监军、督抚,叠相弹压,五军府如赘疣,弁帅如走卒。总兵官领敕于兵部,皆跽,间为长揖,即谓非礼。至于末季,卫所军士,虽一诸生可役使之。积轻积弱,重以隐占、虚冒诸弊,至举天下之兵,不足以任战守,而明遂亡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投诉邮箱:599385753@qq.com。
趣闻网娱乐门户:一直以来坚持文明办网,传播健康、娱乐的信息!

文章标签:

专题

1290
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1290
十大将军 中国十大将军排行榜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开始的陆海空三军大授衔的总共1614名将帅中,原籍省份人数较多的前10位,我们称之为“十大将军时。

最新趣闻

造成西晋历史的黑暗是外族入侵还是王侯内讧造成?
造成西晋历史的

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历史发

+118
《红楼梦》里,薛宝钗最后有没有改嫁贾雨村?
《红楼梦》里,

很早之前就看到过有人提出这样的

+193
贾宝玉和薛宝钗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贾宝玉和薛宝钗

薛宝钗虽然如愿嫁给了宝玉,不过

+61
镇元大仙的道号来历?
镇元大仙的道号

镇元大仙的道号是因为他看守人参

+135
曹操帐下谋士贾诩为什么被人污蔑为三国第一毒士?
曹操帐下谋士贾

贾诩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的

+80
《封神演义》中,纣王之子殷郊醉酒七天,为何会梦见母亲姜王后双眼流血?
《封神演义》中

殷郊梦到母亲姜王后双目流血寓意

+58
李自成和部下真的烹杀了福王朱常洵吗?
李自成和部下真

此事确实存在,可怜肥胖的福王朱

+186
如果韩信不死,刘邦可以避免白登之围吗?
如果韩信不死,

如果韩信不死,刘邦可以避免白登

+176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将尤物冯小怜转手予人?
隋文帝杨坚为什

其实当冯小怜被摁在杨坚跟前的时

+141

风云人物

应采儿
应采儿

应采儿

+430
王允
王允

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师,太原祁

+124
陈法蓉
陈法蓉

陈法蓉

+171
宫崎骏
宫崎骏

宫崎骏

+340
邝美云
邝美云

邝美云

+419
宋慧乔
宋慧乔

宋慧乔

+195
宋承宪
宋承宪

宋承宪

+139
林允儿
林允儿

林允儿

+165
周润发
周润发

周润发

+160

月度点击排行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