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
朱祁镇简介
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
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主少国疑,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发动麓川之役,导致综合国力耗损。正统八年,正式亲政,励精图治,宠信王振制衡文官集团,导致宦官专权。 [1] 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于谦,扶持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赢得北京保卫战胜利。 [2] 迎接明英宗回京,安置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策动夺门之变,废明代宗,杀少保于谦,复位称帝,改元天顺。任用贤臣,听取纳谏,仁俭爱民, [3] 追赠胡太妃为恭让皇后,释放建文帝后代,废除宫妃殉葬制度。
天顺八年(1464年),病逝,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明十三陵中的裕陵。
与朱祁镇相关人物
历史上朱祁镇和朱祁钰
众所周知,朱祁钰在土木堡之变后,临危受命,做了大明八年的皇帝,让大明王朝转危为安。可是,他做了八年皇帝后,皇位却被朱祁镇给轻而易举的给推翻了,最后连明朝迁都后的皇陵,明十三陵都没入。可,这是为什么呢?
朱祁钰继位名正言顺
朱祁钰继位,是在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后,孙太后和大臣为了避免主少国疑,正式请朱祁钰登基的,请注意,朱祁钰登基,在最初并不是他的本意。并且,朱祁钰登基,是符合正式流程的,古代帝王登基,多是以前一位帝王的遗诏为准,若事有变故,太后懿旨,也是正式参考之一。
而朱祁钰登基,首先就是事发突然,因为朱祁镇被俘,国无君主,很容易让外敌忌惮引发国家动荡骚乱。虽然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已经是太子至尊,可是,土木之变时,当时的朱见深才两岁,在外敌环伺的情况下,让两岁的孩子登基,基本就是把明朝往死路上送了。所以,大臣和孙太后才决定,让当时的监国朱祁钰登基。
并且,还是孙太后亲自发了明旨的,《明史》记载:郕王即皇帝位,尊上为太上皇帝。可是,为什么名正言顺得来的帝位,最后却那么容易就被推翻了呢?这是因为,孙太后同意朱祁钰为帝时,还另有条件:《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司礼监太监金英传,奉皇太后圣旨,今立皇帝庶长子见深为皇太子。也就是说,虽然她同意朱祁钰登基,但是她要求朱祁钰在过世时,还要把皇帝还给自己的亲孙子朱见深。如此一来,才为后来的夺门之变埋下伏笔。
明英宗朱祁镇的传奇一生
宣德二年,紫禁城的宫墙中传来一声啼哭。明宣宗朱瞻基迎来了他的长子。其后,才出生四个月的朱祁镇就被立为皇太子,九岁就登基为帝。宣德十年正月,在朱祁镇即位之前,宣宗驾崩之后,宫中传言,说要立襄王为帝。当时的张太后召集群臣,指着皇太子朱祁镇说,这就是新君,于是朱祁镇顺利登基,次年改号正统。
和乾隆一样,朱祁镇完全具备成为地主家傻儿子的条件。乾隆的老爹雍正虽然没有遗传给儿子高雅的品味,但却给他留下了一个治理得井井有条的清朝。朱祁镇的老爸也是明朝出了名的明君,后世称其统治期间为仁宣之治。和乾隆一样,朱祁镇也没有经过复杂的政治斗争,通过太子之位轻轻松松地成为了帝王。
更让人羡慕的是,虽然先帝给朱祁镇留下了一班子老臣,太后也帮着年幼的小皇帝处理政事,但是外戚把握朝政,大臣专横独断的情况却没有发生。反而在三杨(杨士奇、 杨荣、 杨溥)和其他大臣的帮助下,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得大明朝国力鼎盛。在长大之后,朱祁镇非常顺利地实现了权力的过渡。
《女医明妃传》剧照 朱祁镇
土木之变
照这样的情况来看,只要老实本分,朱祁镇当个守成之君至少不成问题。但事情坏就坏在,羽翼渐丰的小皇帝刚摆脱了辅政大臣,便摩拳擦掌地想干出一番大事业。
在太后和辅政大臣都死光了之后,一直以来被朱祁镇宠信的王振开始崭露头角。
王振是个宦官。明朝的皇帝大都宠信宦官,朱祁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自己独揽朝政之后,朱祁镇在王振的鼓动下决定要学习自己的父亲御驾亲征,搞件大事。
他要讨伐瓦剌部族。
在明灭元之后,蒙古人逃回漠北,分为了瓦剌和鞑靼两部。到了正统年间,瓦剌的势力逐步强大起来,时不时南下对明朝进行骚扰,弄得明代的皇帝们不胜其烦。
朱祁镇可能有心要学汉武帝驱逐匈奴,也好将来名垂千史。
可惜他也没有汉武帝那样的雄才大略。
“皇上,万万不行啊!”
他的大臣们并不像他一样不知轻重,而是跪在他面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哀求。可即使是在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之下,朱祁镇仍坚持着自己的崇高理想。他拉拉杂杂地在短时间内凑建了一只军队,浩浩荡荡地带着大军和他心爱的宦官王振御驾亲征。
为了让大家放心,他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还让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监国。
而这郕王朱祁钰,就是我们后面要说的相爱相杀的另一个男主,和朱祁镇争夺帝位的明代宗。这时皇帝放心把国家交给他,可见他一开始对朱祁钰非常信任。
朱祁镇就这样带着迷之自信出发了。在朱祁镇的瞎指挥下,大军屡次改变路线,乱打乱撞,再加上天气恶劣,许多战士都只是白白的为敌军送上人头,战况惨不忍睹。
打到最后,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军追上明军,将明英宗团团围住。明军又累又渴,军心涣散。瓦剌首领也先趁此机会一举歼灭大军,皇帝朱祁镇也因此被俘。
他宠爱的宦官王振被大明将士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 兵部尚书邝埜等大臣也在这场战斗中英勇牺牲。
当也先的部队将明英宗团团围住时,朱祁镇呆呆的坐在包围圈中,脸上依稀可见“一脸懵逼”四个大字。
时为正统十四年(1449年)。历史上称之为” 土木堡之变“,或曰土木之变。
《女医明妃传》剧照 朱祁镇
代宗登基
在明英宗被俘之后,杀不杀明英宗成了瓦剌的一个大问题。
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提议留朱祁镇一命。明朝的皇帝在手,还怕大明不肯乖乖听话?不如留下他,咱们也好向明朝索要财物。可惜伯颜帖木儿的算盘打得忒精,明朝却不买他的帐。在朱祁镇被俘之后,以于谦为首的大臣们向孙太后进言,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皇帝。
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就这样被迫成为了太上皇。朱祁钰同时下令,边关将领不得私自与瓦剌接触,即便是瓦剌用太上皇的名义,也不用搭理。这一做法使得也先恼羞成怒。朱祁钰不给朱祁镇面子,也先自己也很没有面子。在一怒之下,也先挥师攻打北京。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北京保卫战。官员中的业界良心于谦,带领着满朝文武慷慨迎战。北京官民空前地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最后以殊死一搏的勇气将瓦剌打跑。
被击败的瓦剌从此退守大漠。
就在北京保卫战的次年,新皇帝改元景泰。
《女医明妃传》剧照 朱祁钰
南宫上皇
是年八月,距离太上皇朱祁镇被俘已将近一年。
朱祁镇于瓦剌而言只不过是一张毫无用处的王牌,瓦剌大军仍然多次被明军打败。无奈之下,瓦剌派人南下求和,说愿意把朱祁镇放回。
先说说朱祁镇在瓦剌部族的日子。比起同被俘虏的宋徽宗,朱祁镇的日子还是相对滋润。不得不说朱祁镇情商很高,在瓦剌的人缘也很不错。
也先对朱祁镇是好吃好喝的供着,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他。朱祁镇生日时也亲自给他过生日。至于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跟朱祁镇的关系更是不错,没事就找他吃饭聊天,甚至在他离开时,依依不舍,满怀深情地说出“我的皇帝今日进去了,再几时得见”这种话。朱祁镇在瓦剌当俘虏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史书记载,朱祁镇不卑不亢,表现出了一个天子应有的风度,还善待和自己一起被俘的将士,有多余的食物都会拿出来分给自己的手下们。
可也先愿意放人,景泰帝却不乐意收。
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国家也不能有两个国君。
在听说朱祁镇要回来之后,朱祁钰很不高兴。当初把我推上皇位的是你们,现在想让我把皇位让出去的也是你们。面对景泰帝的不悦,于谦劝道,“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
如今皇位已经牢牢的握在你手里了,你还要担心什么呢皇上,还是赶快把太上皇迎回来吧。
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
在羁留塞北一年之后,朱祁镇终于踏上了回乡之路。八月十五日,一轿两骑,悄然进入了安定门。
关于朱祁镇、朱祁钰兄弟的会面,历史上说法不一。《明史纪事本末》渲染说二人嘘寒问暖,彼此谦让了一番。《明实录》则只有一句“帝迎见于东安门,驾入南宫,文武百官行朝见礼。”
无论哪种说法是对的,事实上,时隔一年才回京的太上皇,从此被锁进了南宫。
在被软禁的整整七年里,南宫大门被上锁灌铅,围满了一层又一层的锦衣卫。就连生活条件也很差。堂堂的太上皇竟吃穿不足,以至于同甘共苦的钱皇后不得不做些女红以补家用,令人觉得甚是心酸。
他就这样在随时可能会被弟弟杀死的恐惧中度过了七年时光。
夺门之变
景泰三年,朱祁钰执意废掉原来的皇太子朱见深,换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
历史的戏剧性在此刻再次悄然开始。新立的朱见济忽然夭折,皇储之位空置。到了景泰八年,景泰帝突然病重,卧床不起。
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此时,朱祁镇的支持势力蠢蠢欲动,开始密谋拥立太上皇。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贞率兵千人,控制了长安门,东华门。一行人将南官大门撞开,跪倒在太上皇朱祁镇面前。
“请陛下登位!”
石亨等人破开南宫大门,迎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又称为南宫复辟。
十七日早朝时分,按照惯例,百官于五更前即在午门外朝房等待。忽然宫中钟鼓齐鸣,官门大开,徐有贞高声宣布太上皇已经复辟。
时隔八年,朱祁镇终于再次端坐在奉天殿宝座上,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皇位。
从此有恩的报恩,有仇的报仇。
登基当日,他下旨逮捕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并在徐有贞等人的进言下,于二十二日以谋逆罪将于谦、王文处死,籍没其家。
二月乙未,皇帝废朱祁钰为郕王,软禁在西苑。癸丑,郕王去世,享年三十。
内心愤懑不平的朱祁镇赐给他一个恶谥叫做戾,并以亲王之礼,将之葬于西山。
天顺八年正月十六,在复辟当了八年皇帝后,朱祁镇驾崩,享年三十七,葬于裕陵,庙号英宗。
英宗遗诏,废除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那个陪他度过了七年囚禁生涯的钱皇后,那个为他散尽私财,哭瞎了一只眼睛,无子又残疾的钱皇后,明英宗大概给了她自己这一辈子最大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