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三国鼎立的时期,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军师。担任敌对国家的军师,竞争就在所难免。周瑜和诸葛亮则是其中的代表,人们常言“既生瑜何生亮”,这是对周瑜的可惜,却也在某种层面上认为周瑜不如诸葛亮。在今天,很多人对三国的了解是基于《三国演义》,然而这是一本长篇小说,它并不等同于历史。在真实的历史上,周瑜和诸葛亮又是怎样的呢?
周瑜生活日期是175年至210年,诸葛亮则是181年至234年。周瑜21岁起跟随孙策平定江东,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则发生在207年。也就是说,他们分别作为两方势力的军师产生的交锋只有三年。而且在这期间,还有北方曹操势力的存在,且曹操的势力十分强大,他们想在三国中生存下来必须先联合起来对抗曹操,因此两国直接的正面交锋并不多。
产生交锋是在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软禁刘备,还没有得到孙权的同意。孙权决定听从周瑜的建议讨伐益州不久,周瑜就病逝了。而且当时的周瑜在东吴为孙权所重用,才名远扬,曹操甚至曾派人游说周瑜。诸葛亮虽然也协助刘备,并得到重用,但当时诸葛亮主要在于发展稳定后方,巩固实力,诸葛亮的才华虽然也得到了肯定,但是还未才华广传。两人的名气暂时还不属于同一水平。周瑜又如何会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呢?
作为两国的重臣,对他们进行比较应着重他们的事业发展,重点在于对吴国和蜀汉发展做出的贡献。周瑜21岁丹阳借兵支援孙策还提供粮草支持,24岁正式跟随孙策并身居要职。孙策临终前将国家大事委托给孙权,周瑜便尽心服侍孙权,出谋划策。周瑜还多次率领军队出战,斩首麻、保二屯首领,俘虏邓龙,抓获黄祖。其后又联合刘备击败曹操,大破曹仁,为吴国的发展立下重大功劳。
诸葛亮27岁时跟随刘备,劝说孙权共同对抗曹军,平定益州,调整赋税增强蜀国实力。先帝托孤之后鞠躬尽瘁辅佐刘禅,之后带兵北伐,后期操劳病重而亡。
周瑜对于吴国的贡献多在于政治军事方面,在吴国势力扩张的过程中,出谋划策,并亲自上场指挥战争。诸葛亮对于蜀国的贡献则更为全面,在经济方面,兴修水利,开建农田,军屯耕地都是诸葛亮所提出的发展之策,这些政策也确实促进了蜀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为后期蜀国北伐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在政治军事方面,诸葛亮辅佐刘备,分析天下大势,但蜀国的战争更多是关羽和张飞与敌对战。诸葛亮后期率军北伐曹魏之时,也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并未成功。
因此,对两人成就的比较是不合理的,他们所效忠的对象实力有差距,在各国担任的职务也并不完全相同,而且基本没有正面交锋。综上,‘“既生瑜何生亮”只是《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所说,而非出自历史上真正的周瑜之口。三国时期,周瑜和诸葛亮也并不存在谁强谁弱的问题。如果硬要比较,大概还是司马懿吧,毕竟他从臣子变成了权力掌控者。这只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出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一种描写。历史纷纷杂杂,各种史料流传众多,具体了解每个时期的历史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现实。小说则以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成为人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但当评价一个人物的时候,还是应该去了解历史记载,而不是把小说和历史混为一谈。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