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将唐宋时期的八位散文家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其中唐代韩愈和柳宗元两大家,宋代有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六大家,他们通过毕生努力掀起了古文运动,革新了诗文的陈旧面貌,这其中作为唐宋八大家魁首的韩愈为何一生经历坎坷,仕途经历大起大落?韩愈对后世又做出了哪些贡献?
道济天下之溺
韩愈出身于官宦世家,但无奈父母早年去世家道衰败,只能与唯一的哥哥相依为命,谁知不久以后唯一的哥哥也撒手人寰,韩愈便只能自食其力,所幸哥哥之前还生有一子,但是无奈两人年纪尚小,韩愈只好承担起责任努力读书,少年时的韩愈刻苦读书无需别人的督促和鼓励,最终在二十四岁时考取进士,考取进士只意味着有做官的资格,要想真正做官还要参加吏部的考试,韩愈考取进士后像大多的进士一样继续参加考试,可是天不顺人意,韩愈考了三年还是没能通过考试,而且这期间多次写信给当朝宰相结果也不尽人意,三年中韩愈不曾通过吏部考试也不曾收到宰相的回信,并且自己的嫂嫂还去世了,这对韩愈来说是个极大的打击,三年时间一事无成同时本就亲戚稀少的韩愈又失去了一个关心自己的亲人;韩愈不仅仕途坎坷各方面都有极大的压力和阻力,他的不得志和郁闷一直积压在心头,韩愈便想尽办法找哥哥之前的故人但仍旧无济于事没能让他得到一官半职,韩愈在考试无果写信没有回应故人没能帮上忙的情况下选择“曲线救国”转投幕府,经过多年周折才在人生的第三十三个年头回到京城担任国子监的职务,韩愈担任国子监博士并不甘心,在做国子监博士的同时向达官贵人宣传自己,希望能有人赏识帮助他在官职上更进一步,随着日积月累的宣传正如韩愈所希望的那样他升任了监察御史,但是韩愈的官没做几天就被贬了,每当他被贬他便放低身段求谋求官职,不明事理的人都认为韩愈是一个贪图名利的人,为了那一官半职自降身段,是一个大文学家不该有的风骨,那么韩愈为什么频繁的乞求官职,为何为了俸禄和官职放下身段呢?韩愈真的是一个贪图名利的人吗?
韩愈确实在历史中出现过很多次放下身段乞求官职的行为,但是韩愈这样做并不是全为了自己,他有他身上的责任,他本出身官僚家庭,但是由于家道中落过上了贫困潦倒的生活,而且幼年的时候父母哥哥相继去世,家中唯独剩下嫂子和幼小的侄子,而此时的韩愈也只有十几岁,本就艰难的生活随着韩愈不断长大压力也不断加大,同时韩愈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每当看到有受苦受难的人他便慷慨解囊为其解决困难,因此韩愈的生活负担非常繁重,这使他不得不频繁求官以求俸禄来解决负担,也是他为何能够频频放下身段乞求官职的原因,要想评判韩愈的品格不能看他如何积极得到官职而应该根据他任官期间的表现进行评判。
韩愈任官以后仍然表里如一,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就像他文章中所说“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那样韩愈只要在岗位上工作一天他便谨遵自己的职责,兢兢业业地工作,但是韩愈不仅仅是完成自己工作那么简单,韩愈还将自己看不惯的、他人做的不对的地方毫不留情地说出来,甚至是挑战权威,甚至是挑战皇权;后来韩愈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当上了刑部侍郎,但是他的行事作风并没有因为官职的变迁而改变,他仍然保持着那种率真的性格在朝中为官,刑部侍郎在韩愈的人生中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本应珍惜的这个位置但这个位置依然像之前的官职一样并没有做很久,就被皇上贬谪到蛮荒之地,韩愈究竟犯了什么罪会被皇上贬谪到蛮荒之地呢?这要从韩愈官任刑部侍郎说起,宪宗皇帝迎佛骨本本不干韩愈的事,但是生性率真的他又善于写文章来抒发自己的不满,对于皇帝迎佛骨一事就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明确地斥责宪宗皇帝的不是,揭穿皇帝的痛处,使皇帝龙颜大怒,当即命人要将韩愈斩首,文武百官见状便为其开脱,最终宪宗皇帝虽免去韩愈的死罪但是不可能免其罪行便将他贬谪到几千里之外的潮州,但他不气馁依然过着他那放任自由的生活,而且还常常做别人的老师。
那么韩愈当老师和其他人有哪些不一样呢?他又秉持着什么样的教学态度呢?
课本《师说》中说过“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是说老师没有贵贱之分,没有长少之分,只要这个人有学问,能够传道受业解惑就可以当老师,可是这恰恰与当时唐朝的风气相反,读书人大多拜科举考试考官为老师,之所以读书只是为了当官,老师与学生之间完全是利益关系,而韩愈深知这种风气的存在,他也能够明白年轻人想要出人头地在当时有多么困难,而且韩愈本人就在科举为官路上坎坎坷坷,也正是他有了这样的经历他选择去指点年轻人,为他们解惑,在经济上救济他们,同时他将自己培养有一定学问品德的人向达官贵人以及朝廷推荐,如贾岛、孟郊等人都是曾经得到过韩愈的指点才有了后来的文学影响力,韩愈还注重少年的培养让他们能够走正道行正事,就像《师说》所写,韩愈之所以写《师说》在文章结尾有所描述,是为了一个李氏的孩子,韩愈为了勉励这个孩子特意作《师说》,从这可以看出韩愈特别注重少年的教育,毕竟他们 都是未来的栋梁,他们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方向。
韩愈为人率真,对于朋友、有困难的人都是非常的热心,尽其所能地帮助和宣传他们,虽然他的仕途坎坷但是韩愈被大家所欣赏,同时他培养了许多文学人才对后世文学史做出了极大贡献。
文起八代之衰
“文起八代之衰”苏轼对韩愈是这样高度的评价,在韩愈的此前六百年里骈体文发展迅速达到兴盛,骈体文因其美感强所以使用变得普遍,甚至发展到兴盛无论公私大小场合用的都是骈体文,这就导致此前散文体逐渐被人们忘记,直到中唐时期韩愈等人为抒发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重新学习这种文体,随着散文学习写作的增多掀起了以韩愈为首的运动被称为古文运动,那么韩愈是如何利用散文写作的呢?韩愈的文章又有哪些影响呢?
韩愈出生之时正是骈体文发展到兴盛时期,社会大大小小书函甚至是皇帝的诏书也用骈体文,骈体文虽然用词优美、文章技法押韵都非常讲究,但是骈体文缺乏情感的抒发同时缺乏骨气,所以骈体文并不适合所有的创作形式,因此骈体文盛行的时期又称为衰,而韩愈就是那个掀起古文运动反对使用骈体文的代表,所以苏轼便评价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所掀起的古文运动就是以散文写作为主改变当时骈体文盛行的社会现状,韩愈之所以选择散文写作是有原因的,其一佛教、道教也像骈体文一样盛行,作为儒家学子的韩愈想要宣传儒家思想,但由于骈体文无法帮助他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又缺乏骨力所以韩愈便选择先秦时期用来写史书的散文进行写作;其二韩愈还是一个重情义的人,每每有喜事或者丧事韩愈就会为当事人写一篇文章,同样是因为骈体文没有足够的情感而且写作太过规律所以韩愈选择了散文进行写作。韩愈经常会给死去的亲属献上一篇自己的祭文,其中《祭十二郎文》就是韩愈写给自己侄子十二郎的祭文,这篇祭文被称为千古绝唱,这篇祭文不是一篇简简单单的祭文,这其中蕴含了韩愈的几层意蕴,其一这不仅仅是韩愈作为叔叔对侄子的死去进行的纪念,而是回忆起了家族的兴衰往事,就像祭文中所说“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的一样,这句话道出了韩愈家族的不幸,孙子辈中只有侄子十二郎一人,韩愈这一辈也只有韩愈一人,本就孤零零加上现在侄子十二郎的死去使孤零零的韩愈更加雪上加霜,这让韩愈感觉到人世间再无亲情使其悲痛万分;其二是韩愈对于侄子的死去万分的难过,十二郎的死是韩愈怎么也没想到的,韩愈和侄子年纪尚小,韩愈以为还有很长时间能够陪伴侄子所以才离开家乡到京城做官,但是谁成想侄子会突然离世,让他孤独地活在世上,所以韩愈写这篇祭文也是感叹人世间生命无常;其三韩愈感叹生命的渺小,自己只是三十几岁的的年龄但已经头发花白视力模糊,正是韩愈有了这样未老先衰的迹象才导致韩愈感叹生命的脆弱渺小;有了这三层意蕴使这篇祭文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超越了一般的祭文所以便被人称之为千古绝唱。
一生中韩愈的文学贡献主要体现在革新文体上,突破传统写法的同时能够写出各种文体的作品,这其中韩愈对墓志铭的革新就极具代表性,由于骈体文的盛行,墓志铭的写作也运用这种文体,而墓志铭的写作也变得千篇一律形式统一,这导致墓志铭往往生搬硬套,许多人的墓志铭都有了同样的描述和格式,但是韩愈对其进行了改革,运用史书中写传记的笔法来创作墓志铭,写作墓志铭时韩愈进行了创新,在介绍人物生平时改变了骈体文的一如既往,运用传记手法使人物生平变得形式各异,在介绍完必要情况后会加上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人物轶事以显现每一个人不一样的人生,这就使得韩愈写出来的墓志铭各不相同,往往记录下一个人不一样的人生,有了韩愈这样别致的创作使得墓志铭各不相同让本来死气沉沉的墓志铭熠熠生辉;同时韩愈在诗歌方面也有所创新,他采用“以文为诗”的方法创作诗歌,运用散文的句法章法进行创作,韩愈用这样的手法创作使得诗歌变得具有逻辑性,这一手法与当时传统写作方法形成了反差,韩愈所创作的诗歌正是利用这样的写作手法既赋予了诗歌的美感又有了强烈的逻辑顺序,奠定了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韩愈无论在诗歌史还是在祭文史又或者是其他文学方面的历史上都开创了先河,韩愈的出现革新了当时的文学状况同时对后世文学历史有着很大的影响。
韩愈一生中经历了丧亲的痛苦也经历了几度官场上的大起大落,但他仍然保持着率真的本性,敢于挑战权威直谏皇上,足以看出韩愈是一个性情中人;作为一名臣僚韩愈能够逆时代而行,敢为天下先,做其他人不敢做的事,广泛地培养和救济有困难有学识的人,为后世培养了大批的文学人才,对后世的文学史有极大的影响;韩愈死后谥号文,一般一个人的谥号就是他一生中最具特征的领域,从其谥号就能看出韩愈一生中对文学的影响力以及文学史中的地位,同时他革新了当时的写作手法,让世人重新学习散文,革新了很多方面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他的种种作为都奠定了后世的文学创作,韩愈的种种作为都促进以及改革了后世的文学,对后世文学有极大贡献,所以后人将其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相关阅读: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