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
世人皆知,聪明盖世的诸葛亮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他是智慧与忠心的代名词。
卧龙先生的美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曾经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出山,助自己一臂之力,自此之后,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所感动,立誓终身为刘备效力,在三国乱世之中,始终不忘初心,就连刘备死后,也依然为刘家的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首《出师表》更是感动了无数后人。在当年,诸葛亮是令对手闻风丧胆的聪明军师,在后人看来,他始终是那位天下三分之时,狂澜于既倒的不二忠臣。
图2
世间的人都知道他安定南中五次北伐的功绩,连他死后也被后主追封为忠武侯,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曾经在一次战役中,他也成为了别人的手下败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群雄纷纷逐鹿中原,企图一统江山,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之中,当属曹魏的能力最强,而且曹操本人性格暴力,窜主之位,有失德行。
蜀国和吴国联合起来对付曹操,在万事俱备之后,诸葛亮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之路,而在这次战争中,他却以惨败告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图3
北伐之战
蜀国和东吴联盟之后多次一起进攻魏国。二国联手之后,将曹军打的节节败退。诸葛亮觉得这是一个北伐的大好时机。当时士气正盛,而且孙权也钳制住了魏国的一大部分兵力。
这个时候,自己率兵北伐,一定会取得成功,大大扩建本国的领土,他这个建议一出,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诸葛亮信心满满的出发了,可是没想到这次战役却毁在了一个人身上。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一直跟随着刘备的马谡。
图4
这位名叫马谡的人,跟着刘备行军打仗多年。而且他平时非常喜欢谈论兵家之事,和诸葛亮的交流较多。诸葛亮也非常欣赏这位和他极其聊的来的马谡先生。
但是和他相处时间较长的刘备却对马谡并没有什么好印象,他跟诸葛亮说这个马谡虽然说看起来对军事兵法有些研究,但终究只是纸上谈兵,他喜欢夸大其词,难以堪当大任。诸葛亮并没有将刘备的话放在心上,而是一意孤行在北伐大事上重用马谡,希望给他一个一展才能的机会。
在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兵北伐之时,让马谡担任先锋。这个任命一出来,便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大家都觉得这个人没有什么军事经验,应该将此事交给军中更加老成之人。
图5
但是诸葛亮一意孤行,没有听取别人的意见。可是谁知道这位马谡一出兵就盲目自大,违背了诸葛亮提前给他交代好的作战方略,放弃了身边的水源,改为上山。
我们都知道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食。可是马谡一出门就把自己的水路给放弃了,那结果一定是必败无疑。这次失败,直接打破了诸葛亮的计划,让这次北伐大计以失败告终。
而到这里还没完,曹操得知了蜀军没有水源迅速撤离的消息,觉得这是个乘胜追击的好机会。这时,曹操派兵朝着诸葛亮等人进攻,在这一战中蜀军伤亡惨重,诸葛亮也失去了七名大将,他们分别是阳群、丁立、马玉、阎芝、邓铜、白寿、刘郃。
图6
而马谡、张林、李盛等由于不听从诸葛亮的命令,私自改变计划造成了水源的缺失,直接导致了这次战争的失败,诸葛亮一怒之下将他们三个以军法处置。这样一来,蜀国在一次战争中就失去了11名大将。
对于军事力量本就不强盛的蜀国来说,这一次战争后,蜀国元气大伤。
瑕不掩瑜
聪明一世的卧龙先生,竟然毁在了这一个小小的马谡身上,真的是令人唏嘘不已,不过在失败之后的诸葛亮迅速吸取教训,调整战略方案,觉得此时此刻已经不适宜在参与战争,开始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图7
在保存实力之后,诸葛亮也几次尝试过北伐,但是由于国力和兵力已经大不如前,都纷纷以失败告终。
北定中原也终究只成为了诸葛亮未完的梦想。想想当初诸葛亮重用马谡之时,有许多人前来劝告,但他一意孤行,没有听取他人的意见,这件事一定会成为诸葛亮心中的一大憾事。
结语:
看到这里,我再一次想起了诸葛亮写下的那首《出师表》,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是诸葛亮一生的梦想,但终究也只是他的夙愿。
诸葛亮心中时时刻刻铭记先帝之遗诏,他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于刘备忠心不二,不胜受恩感激。他对于后主更是尽心辅佐,从未窥伺与江山。
马谡之事虽然成为了诸葛亮一生中的污点,但是我们相信这绝对是瑕不掩瑜的。他永远是我们心中那个智慧与中心的化身,是世间独一无二的诸葛孔明。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