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电视剧叫《康熙王朝》,粗略介绍了康熙皇帝的一生,其中花了大量篇幅讲述一个反派角色,此人让康熙皇帝如芒在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消灭,这个人就是朱三太子。虽然《康熙王朝》有不少背离史实、添油加醋的情节,但是关于朱三太子的描述大体属实。
在清朝初期,朱三太子不仅是一个反政府主义者,更带动了民间反清复明势力的发展,形成了对当时统治者来说,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么,朱三太子到底是不是明朝皇室后裔,他究竟有什么样的本事,能够搅得康熙朝鸡犬不宁?
想要说清楚朱三太子的问题,还得让时光倒回至大明王朝覆灭的那一天。
明崇祯十七年3月19日,公历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知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刻,为了防止家人受到欺辱,他先是让后宫妃嫔自尽,然后亲手砍杀两个女儿,6岁的昭仁公主当场毙命,15岁的长平公主用胳膊挡住致命一击,结果左臂被砍断,但侥幸逃过一死。
对3个儿子,崇祯皇帝却没有痛下杀手。北京城破之时,崇祯叫来3个儿子,让他们赶紧打扮成平民百姓各自逃命,如果将来能够活下来,一定不要忘记国仇家恨。3个儿子逃走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尽,但他没想到的是,太子朱慈烺很快就被李自成活捉,随后不知所踪(大概率是被杀了)。
皇三子朱慈炯和皇四子朱慈照同样下落不明,在顺治朝前期,也就是多尔衮摄政期间,曾经出现过南北太子案,有人自称是太子朱慈烺,但是被南明弘光帝压下去,具体真假如何,已经很难说得清。到了康熙朝,突然发生了“朱三太子案”,有人自称是崇祯的第三个儿子朱慈炯。
但是,自称朱三太子的人很多,朝廷也抓到过一些人,根本无法分辨谁真谁假。吴三桂起兵叛乱后,北京城也出现了一个朱三太子,此人化名杨起隆,利用白莲教为掩护,积极招募党羽,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信徒。而且,杨起隆还拟定了“广德”作为年号,起义军成员全都头裹白巾、腰系红带,约定好趁清军主力和吴三桂对峙的机会,在京城放火起事。
不过,杨起隆的宣传号召能力过强,导致保密工作做得很不到位,秘密起义的事情很快就泄露了,朝廷连夜派人进行全城大搜捕。无奈之下,杨起隆只好提前发动起义,和明珠、图海等人率领的清军展开激战,最终因为寡不敌众溃败。杨起隆只带着6名随从突围而逃,连他老婆都做了清军的俘虏。
当时,有人报告称,杨起隆并没有逃出城。康熙皇帝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关闭京城九门,开始大肆搜捕。但说来也怪,清军当晚又抓了200多名潜逃者,却始终没有发现杨起隆,他就这么凭空消失了。后来,康熙皇帝下令在全国进行通缉,没想到杨起隆深刻理解了“灯下黑”的道理,竟然偷偷返回北京城藏匿起来。
当有人告发杨起隆的行踪后,他又一次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朝廷兵马还是没抓到人。从那之后,朱三太子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朝廷搜捕始终没有进展,康熙皇帝又气又恼。同样在三藩之乱期间,西北也有人自称是朱三太子,被抓获后表示他就是杨起隆。
但是当刑部官员把这个人带去和杨起隆的妻子、随从见面时,竟然每一个人认识他。经过仔细调查后,刑部官员发现这个人原本是八旗包衣,后来逃离主人家,跟着杨起隆闹过事。而在福建地区、湖南地区也都出现过“朱三太子”,但全都是有人故意冒充。
毕竟一个人到底是不是朱三太子,全凭一张嘴,那个年代也没有基因技术,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运气比较好,说不定能够借助“朱三太子”的身份成为一方诸侯,最终成就一番霸业,历史上很多英雄人物,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起家的,清朝初期接连不断出现朱三太子,主要还是因为清军入关不久,版图没有统一,国家社会不够稳定,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皇帝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西北地区,国内局势也变得相对稳定,朱三太子这个名字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康熙皇帝从没有忘记朱三太子,他做梦都巴不得抓住这个人,将他碎尸万段。就在康熙皇帝认为活捉朱三太子希望越来越渺茫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情。
苏州织造李煦是康熙皇帝安插在江南一带的眼线,他上奏称,浙江地区有人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闹事,得到朝廷的批准后,地方官员派人抓住了义军头目张念一,经过对他的严刑逼供,找到了有关朱三太子的蛛丝马迹。
紧接着,地方官兵顺藤摸瓜,最终在山东地区抓住了朱三太子。据这位朱三太子供认,他叫朱慈焕,是崇祯皇帝的第5个儿子,曾经被李自成活捉,后来侥幸逃出,一路跑回朱氏家族的老家凤阳,投靠了一户姓王的乡绅,改名王士元。
朱慈焕表示,他只想做个普通的老百姓,但总有人强行拥戴他为主,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闹事,这些年他的老婆孩子要么丧命要么进监狱,只剩他一个人逃亡在外。但是根据《崇祯实录》(非明朝官方正史)记载,朱慈焕5岁因病夭折,此人身份到底是真是假,同样无从考证。
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朱三太子”,康熙皇帝没有留任何情面,下令将当时年已75岁的朱慈焕及其仅存的7名亲属全部押解进京,叫来明朝的几名老太监进行辨认。结果可想而知,六七十年过去了,明朝的太监早已老眼昏花,根本无法辨别当年只不过是个孩子的朱慈焕。
于是,康熙皇帝认定朱慈焕是故意冒充,下令将其凌迟处死,其余亲属斩首示众。直到康熙六十年,依然有人自称朱三太子,不过很快就被镇压下去。让清朝两代皇帝头疼,持续时间数十年的“朱三太子案”,直到雍正朝才逐渐销声匿迹。
实际上,清朝入关初期,有人自称朱三太子或者明朝皇室后裔,极有可能是真的,毕竟在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时候,难保不会有人趁乱逃走。但是到了康熙朝中后期,朱三太子的身份多半都是假的,更像是一种“反清复明”的精神象征。就好比元朝末年义军四起的时候,很多人都自称是宋朝皇室后裔,这样才显得名正言顺,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朱三太子是真是假并不重要,只要有人打出这个旗号,就意味着反清复明的势力没有彻底被消灭。因此,但凡出现朱三太子,清朝统治者必定会倾全力进行搜捕,无论是真是假,抓到立即处死,他们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瓦解民间反清人士的意志,再加上随着时间推移,反清复明已经不可能实现,曾经影响巨大的“朱三太子”也就不复存在。
相关阅读: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