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皇帝梦碎之后溘然辞世,留下一个让后人争论不休的话题:他是怎么死的?有人说他是病死的,有人说他是气死的,后来,官方透露了袁世凯的病历,袁世凯是因为得了膀胱结石以及尿毒症,医治无效而死。可是多数人还是将袁世凯的死因定为:气死,或者说是“绝望而死”。连中学的历史课本都说是“在绝望中死去”。这是为什么呢?
(课本中表述)
一、先看袁世凯的生命轨迹
要想说清楚袁世凯死因,必须先了解他的生命轨迹。
1859年,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学生时代成绩平平,科考失利后,投奔他父亲的好友山东登州军事长官吴长庆。23岁时,跟随吴长庆到朝鲜平定“壬午军乱”,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清政府让袁世凯以“帮办朝鲜军务”的身份驻守在朝鲜。
1884年,日本趁朝鲜“甲申之变”,出兵欲占领朝鲜,袁世凯指挥清军打退日本进攻,受到李鸿章赏识。李鸿章将袁世凯推荐给光绪皇帝,光绪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1898年戊戌变法中,袁世凯出卖维新人士,又得到慈禧赏识,出任山东巡抚。后李鸿章病死,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
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凭实力与革命派谈判,得到大总统位置。可袁世凯并不满足,于1915年称帝,结果遭全国人民反对,众叛亲离,“在绝望中死去。”
(袁世凯)
纵观袁世凯一生,主要有3件事令人唾弃:
一、向慈禧告密,出卖维新派,以致维新运动失败。也许袁世凯不出卖维新派,戊戌变法也不会成功,但告密、出卖这种“小人行径”,袁世凯的确做了,所以袁世凯的第一个标签是“小人”。
二、将民主共和变成专制独裁。辛亥革命好不容易成功,成功后人们渴求民主与共和的雨露,可袁世凯刺杀宗教仁、驱逐革命派、贿选总统,硬生生把民主共和给绞杀了。袁世凯的第二个标签是“独裁”。
三、复辟危害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这一点,不用说,是袁世凯这辈子犯下的最大错。要知道,袁世凯为了做皇帝,不仅伤害了本国人民,还出卖了大量利权给帝国主义,比如与日本人签订的《二十一条》。袁世凯的第三个标签是“开倒车与卖国”。
二、尿毒症是袁世凯致死的主要原因
袁世凯于1915年12月12日称帝,12天后蔡锷便在云南举起反袁旗帜,发起护国运动,次年3月,袁世凯不得不取消帝制。他只当了83天皇帝,于6月6日死亡。
袁世凯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呢?
袁世凯死之前的主治医生叫巴勒弟,德国人,巴勒弟是这样说的:
“病人恶心、呕吐、腹泻,口中有氨味,齿龈常发炎,口腔粘膜溃烂出血,无法治止。患者嗜睡、抽搐、昏迷、腹胀痛、浮肿,面部呈灰黄色。”
这是尿毒症拖到了晚期的主要症状!
袁世凯如何会得此症?也有他身边人的回忆。原来,袁世凯贪恋女人,明面上就有一妻九妾,17子15女。25岁起,袁世凯就开始服用人参、鹿茸和海狗肾这样的高级补药。后来随着地位的提高,他接触的女人更多,补药也吃得更多,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最终,他的肾被拖垮了。
更搞笑的是,袁世凯的尿毒症本来是可以治好的,可是2个原因导致最好的时机被耽误。一是因为他自己不愿意吃药,经常不吃,导致病情没能稳住;二是因为他的两个儿子在医治方案上有分歧,大儿子袁克定信奉西医,要求做手术,次子袁克文则强烈反对,主张用中医进行调理。相争不下,贻误病情。
总之,袁世凯死于尿毒症,确定无疑。那为什么很多人说袁世凯是气死的呢?
三、“气愤与绝望”只是次要原因,却是人们的最大心愿
其实,“气愤和绝望”的确也算袁世凯的一个死因,因为袁世凯在死之前做到了四个字:众叛亲离。
自从袁世凯策划当皇帝,就开始有亲人反对他。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就反感父亲称帝,袁克文写了首“反诗”《感遇》来讽刺袁世凯,最后两句为:“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高层。”
袁世凯的亲信也反对他,比如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北洋重臣段祺瑞。段祺瑞劝袁世凯不要称帝,这是逆潮流而行,袁世凯不听,于是段祺瑞称病请假,采用了“不支持、不参与”的态度。袁世凯提拔的另一位北洋重臣冯国璋,则公开反袁,成为反袁中坚。还有袁世凯手下,像蔡锷这样的军官,一听到袁世凯称帝,立即举起反袁大旗,率领护国军北伐袁世凯……
袁世凯的数十万大军也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带着护国军第一军从云南出发攻打四川,第一军只有可怜的3000多人,袁世凯派了4万5千人来镇压,十倍之多,结果硬是没有打退蔡锷的3000多人。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愿意打。这大大鼓舞了其它省的爱国志士,于是全国掀起了反袁高潮和独立浪潮,袁世凯的王国就此崩盘。
(蔡锷)
袁世凯一生经营的成果就要付诸东流了,如此大势之下,他气愤与绝望交加,引发旧病,就此一命呜呼了。
从病理上讲,尿毒症是袁世凯致死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则是气愤和绝望,后者引发了前者。不过,从感情上讲,老百姓更喜欢第二个原因。
毕竟,辛亥革命后,人们已喜欢上民主与共和,对于帝制这种东西深恶痛绝。而在此思想前提下,袁世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历史倒车,人们能答应他吗?能不讨厌他吗?他们都希望袁世凯死得痛苦一些。
相比较而言,病死就不如气死痛苦,不如气死解气,不如气死有戏剧性,老百姓觉得袁世凯这种野心膨胀的人,就应该气死。而且,一个气死的袁世凯,才更具有警示作用,让那些依然有复辟思想的独裁者,不得不思考一下自己的下场!
所以,我们更喜欢说:袁世凯是气死的。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