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吕不韦就没有秦始皇,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如果没有吕不韦看中子楚,想投资,自然就没有子楚看中吕不韦之爱姬赵姬这一段姻缘。子楚死后,如果不是吕不韦拼死护卫赢政,相信赢政继位包括能够坐稳大局也是一个未知数。
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说吕不韦给子楚机会,子楚给吕不韦相位,这两者是等价交易,但是吕不韦与赢政之间,则是吕不韦付出比较多,对赢政有大恩。
为什么秦始皇最终还是要逼杀吕不韦呢?这样是不是有些过河拆桥呢?他们走向对立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这是今天知常容想和大家一起讨论的话题。
秦始皇从赵国回来到继位为止,这一段时间他和吕不韦的关系是最亲密的。这一种亲密是纯粹感情上的亲密吗?
或许赢政是纯粹感情上的亲密,但是吕不韦不是。
赢政是吕不韦投资子楚的衍生品,或者说是利息。正常的逻辑是吕不韦投资子楚,子楚死了就代表着这场投资已经结束。
投资的对象已经消失,因为赢政没有承诺作出像子楚一样的承诺。
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史记·吕不韦列传》
这是子楚给吕不韦的承诺,吕不韦给子楚机会,被立为太子,最后被立为秦国国君,所以子楚给吕不韦的回报是壮大吕不韦之门。
赢政有没有给吕不韦承诺?
并没有。
所以吕不韦和赢政之间的关系不是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而像是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吕不韦为什么要保护赢政,是因为他是赵姬的儿子吗?
当然不是。
吕不韦还想继续收利息,赢政倒了,吕不韦就没有办法收利息了。他保护赢政的目的是为了继续坐在相邦的位置。
不过他忘记一件大事,秦国一直有对付前任国君重臣的习惯。
秦孝公对商鞅百听百从,秦惠文王嬴驷上来之后就收拾商鞅。秦惠文王信任张仪,他的儿子秦武王一上位就对付张仪。
吕不韦是秦庄襄王时期信任的人物,他的结局自然和商鞅、张仪一样会被秦始皇对付。
所以吕不韦最终自杀是注定的。就算不是秦始皇,换成其他人,吕不韦也是必死。
吕不韦聪明吗?
当然很聪明,他召集门客修订《吕氏春秋》,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并且放出话来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在修订的过程中自然会有人将前面的历史告诉他,他自己也清楚。
为什么他不愿意退?
因为他有倚仗,他有赵姬在宫中作内应,控制着宫中。他有在诸侯国之间建立的威望,哪怕他被免除相权,诸侯依旧买他的帐。
岁馀,诸侯宾客使者相望於道,请问信侯。——《史记吕不韦列传》
在秦国境内他有食客三千,他受难之时,有无数人给他求情。种种迹象表明他可以继续收这一份利息。
商人是精明的,但是商人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在利益面前就会拔不动腿。
英国评论家邓宁格说: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这段话被引用到《资本论》中,被大家熟悉。
吕不韦知道风险,但是这个利润太高了,怎么可能只有300%呢,比这个更高,作为商人吕不韦他怎么愿意放弃到嘴的利润呢。
秦始皇对吕不韦什么态度呢?
秦始皇视吕不韦是自己的保护者,是一个保自己夺得王位,坐上王位的护卫。
这是秦始皇对吕不韦的定位。
这样两人之间的认知的差距就出来了。
秦始皇认为吕不韦是护卫,自己既然长大了,能自立了,护卫就应该退到二线,而不是继续挡在前面。
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对过度保护感到满意的,正如孩子必须经历青春期才能长大成人一样。
秦始皇必须要挑战吕不韦,正如孩子挑战父亲一样,一定要通过叛逆来实现人格独立以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这是秦始皇成长的必经之路,从秦始皇成长的角度来说,吕不韦必须是一块踏脚石。
秦始皇感恩吕不韦吗?一开始肯定是感谢的,但是当他想要权力之时,吕不韦抓的不放那就开始反感了。
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段话的大意就是秦始皇这个人刻薄寡恩,心如虎狼,没有得志的时候容易谦卑下人,得志时也容易吞噬人。我是平民他礼贤我,等他统一天下,天下皆是他的臣民,我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所以还是跑为上。
不过尉缭没有跑掉,最终成了秦始皇之国尉。
这就是秦始皇的个性,既然秦始皇不需要吕不韦,自然就想除掉他。
当然秦始皇最终想致吕不韦于死地,还与赵姬与嫪毐私通这件事情有关系。秦始皇的童年是在苦难中度过,在赵国过的如过街老鼠的生活,幸好有赵姬保护。
童年的他早视自己的母亲为天一般,但自己的母亲却联手情人嫪毐想废掉自己,这给秦始皇刺激很大。嫪毐、赵姬和吕不韦的关系又是十分密切,虽然在平定嫪毐之乱时吕不韦很尽力,这并不能平息秦始皇的怒火。
他连自己的同母弟都可以下手,何况这个与自己争权的吕不韦呢?他当然能下手了。
结语
秦始皇逼死吕不韦,但他一生信任李斯,李斯最终为了富贵出卖秦始皇,与赵高一起改立胡亥为帝。
胡亥称帝几年后杀掉李斯,他完全信任赵高。
赵高杀了胡亥立子婴,子婴杀了赵高。不过此时秦已经灭亡,因为子婴投降了刘邦,不然的话故事依旧会重复。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子楚死的那一天,吕不韦的死就已经注定了。这才是秦始皇与吕不韦走向对立的深层原因。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