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采汉朝时封建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后采,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 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同各省举人云 集北京参加会试。期间,传来签订《马关 条约》的消息,举人们大为震惊。各省举 人先后到都察院请愿,反对签约。康有为 抓住这个机会,立即起草了上皇帝方言书,联合十八省在北京会试的举人1300 多人签名,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请求都察院将上书代呈光绪皇帝,但遭到拒绝。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虽然没有成功,康有为、梁后超等人却将它印发全国,引起了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促 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汉朝时封建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因为他们是用公费坐车去北京旅游早在汉代,便有了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的传统。最早为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坐着公家的车去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