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正德十六年三月,王阳明以当初平江西“宁王之乱”获封新建伯,子孙世袭,岁禄千石。其父,致仕南京礼部尚书王华,在高兴之余,却发出了“然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虽以为幸,又以为俱也”这等忧惧之语。数年以后,王家之事果然被他所言中。
王阳明像,图侵删
一代大师,阳明先生病逝
嘉靖七年十一月,南征两广的王阳明此前数次上奏请求告老还乡,都被当朝权臣桂萼驳回。被病痛折磨不堪的王阳明,不等朝廷回复自行离任返回浙江老家。
十一月二十九日,王阳明暂停江西南安府修养。当日,病情危重,王门弟子南安府推官周积随侍在旁。王阳明自知大限将至,淡淡地对周积说:“吾去矣!”周积涕泪纵横地忙问恩师临终遗言,王阳明只留下了名垂史册的那八字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却未丝毫提及家事。
此前周积曾询问王阳明,家中后世如何安排,王阳明也只能叹息地回到:“何须及此!”想来圣人王阳明也有自己的无奈,子孙后世之事,已经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
或许真如其父王华所说,“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果然,在王阳明死后不久。朝中权臣视“心学”邪门歪道,说他诋毁先圣朱熹,抨击儒家学说,对王阳明进行弹劾。
王阳明被明世宗剥夺一切荣誉、官职。在王阳明尸骨未寒之际,家族内部又发生了萧墙之祸,族人、妻妾争产。此时的王家已是支离破碎,对于其两岁的幼子王正亿来说,可谓是灭顶之灾。
守仁放言自肆,抵毁先儒...所封伯爵本当追夺,但系先朝信令,姑与终身,其殁后,恤典俱不准给。——《明世宗实录》
祸起萧墙,族人、妻妾争产
王阳明有妻妾六人,发妻诸氏死于王阳明之前,另有妾室陈氏、吴氏、张氏等人。其中张氏,于嘉靖五年十二月生幼子正亿(原名正聪,后改名正亿),这也是王阳明唯一的亲生儿子,而且此时王阳明已经五十五岁了。
王阳明死后,弟子王艮等人推举吴氏为王家主母。正亿之母张氏入门最晚,也最年轻,且出身寒微,如果立张氏为主母,无法压制其他母族强大且年长的其他夫人。但是王艮、钱德洪所推举的吴氏,性格刚强,而且没有容人之量。这也是事件的导火索之一。
正恐诸母生子压于主母而不安,则其子之不安可知诶。我辈不究先师渊微之意、远虑之道,轻立吴夫人以为诸母之主,其性刚无容,使正亿之母处于危险之弟,无由自安。母固如此,亿弟又何以安哉?——《与薛中离书.王艮》
再加上王家族人,以前王阳明尚在的时候族人都要仰其鼻息,如今的王阳明一系只是普通的布衣白身之家。王华、王守仁父子为官数十年,留下不菲的田产、资财。几位妾室伙同娘家人,再加上王家宗亲,勾结地方官员、乡绅恶霸,相互大打出手。
有司默承风旨媒孽其家,乡之恶少遂相煽,欲以鱼肉其子弟。——《阳明年谱》
甚至王阳明的继子王正宪,也在这个时候要求分居析产。王正宪,是由王阳明之父王华做主,在正德十年,以王阳明叔父王衮之子守信的儿子过继来的。王阳明曾经在写给钱德洪、王汝中等人的书信中称“正宪尤极懒惰,若不痛加针砭,其病未易能去。”如此看来,王正宪也不是良善之辈。
在外有朝廷官员干预打压王家,在内又有豪强宗亲争产。王正亿就生活在此等坏境之中,幼子寡妻,也不知这对孤儿寡母受了多少屈辱。甚至在嘉靖十一年,年仅五岁的正亿,及其母亲张氏被族人拘禁一个多月的事情。
正亿外侮稍息,内衅渐萌,深居家扃,同门经守者或经月不得见,想怀忧逼。——《阳明年谱》
争产风波已经愈演愈烈,再如此下去,下去王正亿孤儿寡母,说不定哪天就会死在这王家大院了。作为王阳明唯一的子嗣,王门弟子们看不下去了。
王门弟子的介入
嘉靖十年,王阳明门下弟子方献夫以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兼任吏部尚书。方献夫是王门弟子中为数不多的朝廷大员,又是明世宗“大礼仪”之争的宠臣,由他出面,最起码可以遏制奸人进一步迫害王正亿母子。
听闻王阳明家族风波后,方献夫于嘉靖十一年,以刑部员外郎王臣为浙江佥事,巡抚浙东,强行干预王阳明家事。
明年夏,门人大学士方献夫署吏部事,则刑部员外郎王臣升浙江佥事,分巡浙东,经纪其家,奸党稍阻。——《阳明年谱》
然而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王正亿在王家一天,就会有一天的危险,王门诸弟子深以为是。围绕王正亿母子的后事,王门弟子的“保先师遗孤”行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点。
1、政治联姻,保障基本生命安全
王阳明的门人兼挚友黄绾,在嘉靖七年的时候就在南京任吏部侍郎。王门弟子黄弘纲去南京找到黄绾,商量王阳明幼子寡妻的后事安排。
黄绾认为,不管是外边的政敌打压迫害,还是内部宗亲豪强夺产。之所以欺辱正亿母子,皆因王阳明在死后被剥夺官身、爵位,王阳明一脉现在就是一介白身。虽有在朝的王门弟子帮衬,但是这些官员总不能时刻随侍左右。现在最重要的是,为王正亿找到政治靠山,与朝中大员联姻,让政敌及内部宗亲有所忌惮。
出于对老友之子的垂怜,黄绾主动把女儿许配给王正亿(有弱息,愿妻之)。并且考虑到王正亿之后的教育问题,把他抚养在黄绾的官邸之中。黄绾虽只是南京吏部侍郎,但是他跟方献夫一样,都是“大礼仪之争”礼仪派的功臣。
明世宗对于礼仪派功臣向来不薄,黄绾在嘉靖十八年做到了南京礼部尚书。后来安南国乱,明世宗派黄绾出使安南,黄绾怕死于安南内乱,称病不去,明世宗也未多加责罚。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所以与黄绾联姻,是个不错的选择。
久庵(黄绾)老先生取正亿育之官邸,亦尝反复筹量,不能自己。盖非但虑正亿保鞠育之迹,亦恐其长于妇人之手。蒙养弗端或浸淫以人于邪僻,重逢先人之羞也。——《与王心斋书.欧阳德》
当月,王门弟子钱德洪、 王畿专程前往南京为王正亿问名(古代婚嫁礼仪)。因黄绾老母亲尚在,需征求老夫人的意见。钱德洪、王畿又直奔黄绾的老家台州府黄岩县,得到黄绾母亲的首肯之后,派出王艮为王正亿提亲。
洪、畿趋金陵为正亿问名,绾曰:“老母家居,未得命,不敢专。”洪、畿走台,得太夫人命,于是同门王艮遂行聘礼焉。——《阳明年谱》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像,图侵删
2、家族分产,保障王正亿财产
在王门弟子、太夫人(王阳明继母)、家族宗亲、当地官员的见证下进行了财产分割。并且在黄绾的要求之下,首先确定黄绾的抚养权。另外属于王正亿的一份财产分割清单,需要立一式三份的合同,族中留一份,正亿之母张氏一份,抚养人黄绾一份。待正亿成年,正式将财产交与正亿,旁人不能轻动财产。此举也算是极大限度地保障了正亿的继承权,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将阳明先生囊橐所遗账目,烦诸友及亲经其事者与王伯显(王守文)、王仲肃(王正宪),事家人逐一查对明白,立一样合同簿三本,一付越中,一付孤子之母,绾亦收执一本。诶孤子成人之日查对,毫法不许轻动。——《石龙集》
王正亿后事
嘉靖三十九年九月,王正亿之母张氏特请朝廷求请恤典王守仁,或许是王门弟子的上疏,亦或是明世宗内心有愧,特许王正亿为国子监监生(录守仁子正亿为国子生)。
嘉靖三十九年十一月,明世宗又补荫王正亿为锦衣卫左所副千户,王正亿子王承学为国子生。而王守仁继子王正宪,也曾因捐粟有功,被荫为王府典仪。
嘉靖四十五年,明穆宗即位,在王门弟子首辅徐阶等人立请之下,王阳明终于被平反了。王阳明追封为新建侯,追谥文成。隆庆二年五月,又复王阳明新建伯爵位,子孙世袭。王正亿于隆庆二年十月,正式袭爵。断承四十几年的新建伯爵位,重新回到王阳明子孙手中。王门弟子数十年的帮扶也算有所结果。
看史书,笔者看到最多的还是权谋与杀戮。但是王门弟子,在阳明先生死后从各地赶来,为其治丧,守孝。如黄绾主动抚养挚友遗孤。如王畿,主动担任王正亿的授业之师。如王艮、钱德洪等人,为王正亿提亲送聘。还有,每年分配两位王门弟子随在身侧,去帮扶王正亿母子。这些本应都是为人父母所做的事,但是阳明先生死后王门弟子都主动承担了下来。这一幕幕温情画面,实在令笔者感到动容。
也足以表明阳明先生人格魅力之高,学术之精湛,才会让王门弟子前赴后继的追随于他,不顾一切的帮助他的幼子寡妻。
愿人间处处是温情。
相关阅读: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