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3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生命进入到了最后时刻。但夷陵之败,却依然犹如一块大石头,压得刘备一直喘不过气来。
自刘备逃到永安后,按理说随着赵云率兵赶来护驾,迫使陆逊撤兵罢战后(先主失利于秭归,(赵)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刘备就应该回成都去修养了。毕竟这里已经有了赵云,足以抵挡吴兵。
但哪料刘备却坚决不走,就是强悍驻扎在了永安,那么刘备为何这么执拗?笔者认为有两点原因。
其一,无颜回江东!夷陵之战,是刘备顶着诸多反对声音,强悍开战的。哪料却几乎全军覆没。遭此惨败后的刘备,如何面对成都诸位臣子?越是雄主,就越在乎颜面,刘备已不再是织履贩席的小商贩,而是开国君主了。
万一真有不开眼的臣子,非要对夷陵之败进行追责,刘备是杀了人家,还是坦诚自我检讨?
杀了人家?凭啥?且此例一开,就绝非杀一人可免,必会引发内部震动。自我检讨?更不可能!蜀汉经此大败,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就算刘备要自我检讨,也必须等度过此危机后,才可进行。
其二,情况不允许!陆逊虽暂时退兵了,但孙权却显然没想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不断调整部署,意图吞并蜀汉。刘备若此刻敢回成都,就意味着示弱。孙权必定会发动攻击。
因此刘备强悍驻守在永安,这个抵抗东吴的前线,就是表示:夷陵之战还没完,我老刘这一辈子怕过谁?败得多了!果然,刘备这一强悍表态,让孙权产生了恐惧感,派遣使臣来求和,却遭刘备断然拒绝!
且刘备还给陆逊写信表示:如今你们东吴的压力大不大啊?我可知道了,曹丕已经南征孙权了,要干掉你们。 “吾将复东,将军谓其能然不”,到时候我自永安出兵,来个两面夹击,小陆啊,别得意,看我老刘怎么收拾你!
陆逊也看穿了刘备的意图,回信道:吓唬谁啊?你还老刘呢?都被我烧焦了,嘴却挺硬。有种你就来,“远送以来者,无所逃命”,让你有来无回,看你还敢嘴硬!
双方嘴炮打得这叫“波澜壮阔”,谁也没骗了谁。刘备果然是无力东出,东吴也是不敢贸然西取,是“麻秆打狼两头都怕”!
这其实便是刘备强悍驻守永安,最想得到的结果。无论是他自己的颜面问题,还是当时的情况导致,都是为了解决夷陵兵败后的蜀汉生存危机——刘备的心里,比谁都苦。
二、真正的问题是啥
随着曹丕和孙权,开始掐架。蜀汉严峻的局面,算是得到了缓解,刘备也终于可以把心放下来了。皆知这人,若猛然从高强度的状态中放松下来,往往身体上都会产生不适。刘备却比这情况严重得多!
他已经严重透支,且年岁已高,之前完全是靠毅力,咬牙挺到了曹丕和孙权开战。故而刘备这一放松,就意味着生命进入最后的时刻了。刘备也清楚意识到了这点,于是连忙让诸葛亮,从成都赶紧过来。
就这样,历史上著名的刘备托孤事件开始了。概括说来刘备托孤了两个人。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托孤诸葛亮,不但说出了“君可自取”这句话,还把儿子刘禅给了诸葛亮。另一个便是托孤李严,是把蜀汉兵权给了李严,所谓“统内外兵事”。
用如今谁都能明白的话说便是,李严成了“蜀汉总司令”,而诸葛亮则是丞相,“政由葛氏”,这明显就是一文一武的搭配。所以刘备托孤,没那么多“厚黑”,当时蜀汉处于亡国边缘,刘备哪还有心情和可能,去试探这个,观察那个?
刘备那是啥人,谁怎么样,他早就心里有谱了,还用如今试探,那不是太晚了吗?比如,在刘备临死前评价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刘备没有把兵权给诸葛亮,根本就不是啥问题。
一则,诸葛亮手里有刘禅,他还需要兵权吗?连刘禅自己都坦言,“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即,我小刘就是橡皮图章,我相父说怎么办,我二话不说就盖章!
二则,当时蜀汉内忧外患,但最急需解决的,便是如何让蜀汉,平稳过渡到刘禅当家!而刘备死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那儿子根本不行,诸葛亮才是顶梁柱,故而所谓过渡到刘禅当家,其实就是让诸葛亮抓起来。在这种局势下,诸葛亮还有啥精力再管其他的?
因此,李严虽拿到了蜀汉的兵权,却被刘备要求:镇守在永安,任务就是提防东吴进攻。而诸葛亮则回了成都,站在刘禅身边,替老刘和小刘,来收拾蜀汉这烂摊子。
故而,真正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明明赵云当时也在永安呢,在关羽、张飞去世后,赵云俨然成了蜀汉军中第一大佬,又对蜀汉忠心无二。可为何刘备偏偏无视赵云,却选择了李严?
三、一年后诸葛亮给出答案
在笔者看来,这是由两方面决定的。
其一:赵云的位置更关键。在刘备死后,赵云便离开了永安,跟着诸葛亮回到了成都,并被委任为“中护军”。
何为中护军?“其掌管禁军,宿卫皇室……掌管选拔武官”。这就是赵云一直是“保镖”的说法来源之一。但显然赵云这个“保镖”,是不是权力有点太大了?连蜀汉武将们的升迁、调动啥的,都要经过赵云“圈阅”认可。
所以赵云虽没有兵权,却比拥有兵权还牛,不但要负责京师和皇宫的保卫工作(皇上身边的心腹重臣),还是选拔将领之人!那么将领是干啥的,当然就是带兵的!这就是官职不起眼,实权却惊人!谁说刘备无视赵云?分明是把赵云当成了定海神针使用。
其二:配合诸葛亮。前面说了,刘备在永安硬顶东吴,这才换来了双方“麻杆打狼”,算是稳定住了局势。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保证蜀汉在自己死后,能平稳过渡。而诸葛亮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人选。
给了李严兵权,却安在永安。赵云没有兵权,却回到成都“掌管选拔武官”。刘备这波操作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让赵云配合诸葛亮——胆敢有人对刘禅不敬,赵云的“青釭剑”就拔出了!胆敢有谁给诸葛亮闹幺蛾子,赵云就上了!
有故事的老江湖们都明白:有时候,你想把一个道理讲得谁都服从,不是仅靠嘴说的,更需要一对铁拳在后面镇着!诸葛亮负责动嘴,赵云负责动武,这才能保证蜀汉的平稳过渡。
而刘备手下那些名将中,也唯有赵云最识大体,最懂得配合与合作的重要,威望当时也最高!你把魏延搞来,能达到赵云这效果吗?绝对不能。所以刘备精明得很!
果然一年之后,蜀汉政权平稳过渡完成,而同时诸葛亮也开启了第一波操作,啥?重新联合东吴!派邓芝为使,出使东吴,孙刘再次联盟!
当年刘备拒绝跟孙权和解,那是不得不如此,根本不是刘备不想和解!因为刘备明白“真正的友谊是打出来”的。东吴按住他这通摩擦,你说和解我就和解,这是啥“联盟”,基础在哪儿?
如今,经过这一波操作之后,在诸葛亮的主持下,孙刘再次联盟,这才是真正的联盟。
若当年刘备真把兵权给了赵云放在永安,让李严回来。一则蜀汉的平稳过渡,将产生波折,毕竟李严也是一方大佬。二则,赵云在永安统兵,这摆明了就是要跟东吴死磕!因为赵云是当时蜀汉唯一名将了,所传达出的信息,跟李严在永安,绝不一样!
因此一年后,诸葛亮用跟东吴和解,取得联盟,给出了此问题的最终答案。同时也宣告着:蜀汉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