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公主封号
大明王朝在经历了两百多年之后,已经是老态龙钟了,这座帝国大厦即将倾覆。但是大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并不甘心,刚登基不久的他血气方刚,始终坚信自己能够力挽狂澜,成为中兴大明的一个皇帝。然而历史没有眷顾崇祯帝,生性多疑的他还是同明朝走向了灭亡。
长平公主剧照
崇祯生的几个公主中最有名的是一个叫朱媺娖的公主,她很受皇帝喜爱,受封为长平公主。朱媺娖出生在崇祯三年的北京紫禁城内,所以封号“长平”大概寄寓了那时崇祯帝对天下长久太平的希望和这能够达到的信念了吧。但是他的愿望是一种奢望,最终还是在义军的愤慨和清军的野心下破灭了。
长平公主朱媺娖之所以是明末极为著名的一个人物,并不是说她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因为她的人生经历实在过于悲惨而为人所知罢了。公元1644年,北京城被起义军攻破。崇祯逼死了自己的皇后和贵妃们,还提剑刺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们,因为不愿意她们遭受乱军的蹂躏。长平公主因为本能,用左手来挡崇祯挥下的利剑,手臂被砍掉。望着倒在血泊中的长平公主,崇祯是悲痛万分以至于浑身颤抖,这最后一剑没有刺下去。
长平公主让一太监发现,随后被送到其外祖父的府上。在经历了五天的失臂之痛后,长平公主终于醒了过来,安然地度过了危险期。但是国破家亡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在随后的几年里看到王亲贵族们一个个倒下又是极大地超出了她所能承受的范围,年仅十七岁就抑郁而终。
长平公主与周世显
长平公主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的爱女,闺名朱媺娖,她是崇祯帝里几个公主中唯一活下来的。其她的像皇后贵妃还有小公主们,都被崇祯帝要么逼死要么用剑刺死。本来长平公主也难逃一劫,但是崇祯帝在砍下她一只手臂后还是没有刺下最后一剑。
周世显
在北京城城破前,大明王朝灭亡前,长平公主断臂之前的一年,她还是个快乐无忧的正值豆蔻年华的美丽公主。公元1644年,她的父亲正要将她许配给周世显,奈何世事弄人。传说周世显自是个达官贵人之子,生的英俊潇洒。在戏剧里,他自小就和长平公主戏耍玩闹,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们的感情是从小就有的。只等那一天完婚后,二人相依相偎,白头到老,看着膝下的子孙满堂多么的幸福。
奈何李自成的起义军阻挠了他们的婚礼,奈何大军很快就攻破了北京城,奈何国破家亡的长平身也残了。托着心灰意冷的躯壳,望着早已易主的紫禁城,长平公主的眼里是充满哀怨的。但是清廷不会放过她,而是利用她对付残余的明朝旧势。为了招安天下体现仁德,清廷还主持完成了长平和周世显的婚礼,但是二人心系故国,于洞房花烛夜服毒自尽。
戏剧是悲和美的结合,但是现实却是赤裸裸地痛。现实里周世显没有同长平公主一起殉国,长平公主也是在眼看国破家亡,亲人一个个惨死在清廷手里后,精神受到极大的打击。无法承受的长平在悲痛中去世的,留给后人的,只有无尽的惋惜和叹息。
长平公主墓
长平公主出生于1630年,是明思宗的次女,深受明思宗的喜爱。但是1646年的时候,年仅17岁的长平公主便去世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长平公主墓在哪里呢?
长平公主画像
长平公主是末代公主,因为悲惨的事迹而广为人知。在长平公主十六岁的时候,便与父皇为自己选定的驸马周显定下了亲事。本来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起来了,却刚好流寇逼近明朝,不得已,长平公主的亲事就这样耽搁了下来。
在李自成的带领之下,北京城陷。心灰意冷的明思宗命令自己的皇后和袁贵妃自裁,将年幼的昭仁公主斩杀,却没有将长平公主杀死,只是对她说了一句:“汝何故生我家!”便挥剑将长平公主的左臂斩断,长平公主因为失血过多而陷入了昏迷。之后,明思宗亦自尽。
五天之后,长平公主苏醒。面对整个家之剩一人的状况她深感痛心,便向顺治帝上书出家,以断绝世间的悲痛。但是同治帝拒绝了她的上书,与拒绝上书一起的还有让她与周显成婚的旨意,还赐予了她大批的田地住宅和金银马车等物。
但是长平公主一直沉浸在往事之中,最终得病去世。去世时年仅十七岁,皇帝将她赐葬在广宁门外。那里临近周氏宅院,而周氏正是长平公主的生母孝节周皇后的家族。
所以,长平公主墓就是在当时的广宁门外,也就是现在的广安门附近。但是具体位置在哪里,至今不知。到现在也没有关于长平公主墓的相关消息。
延伸阅读:长平公主的下场 长平公主怎么活过来的 长平公主封号 长平公主怎么死的 长平公主的简介 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爱情故事 关键字:长平公主 责任编辑:guanhuimin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宇宙是时间、空间、物质、能量 的总和。一般能理解的宇宙指人类所存在的一个时空连续系统,包括其间的所有物质、能量和时间。对于这一体系的整体解释构成了宇宙论。在中国古代就有“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的说法(即宇的意思是无限空间,宙的意思是无限时间),宇宙一词也出自于“旁日月,挟宇宙”。近数世纪以来,科学家根据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建立关于宇宙的现代科学理论,称为物理宇宙学。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2]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3-5]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