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莪格格
东莪格格简介
爱新觉罗·东莪,出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睿忠亲王多尔衮的独生女儿,传说其母为朝鲜宗室李世绪之女,但于史无据。
顺治七年,多尔衮殁,清世祖(顺治)纠其罪,下旨将其子女东莪、多尔博(多尔衮无子,过继豫亲王多铎之子)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这是清史中关于东莪唯一记载,此后便不知所终。
与东莪格格相关人物
东莪格格下场如何
东莪格格的婚姻
朝廷对东莪格格冷落,主要表现在格格的婚姻方面。
在这之前,格格们初次出嫁的年龄通常为虚岁10至17岁,结婚早一点的,虚岁9岁即发嫁,比如孝庄太后、多尔衮生母阿巴亥、东果格格等,晚的也不超过17岁,比如孔四贞。满蒙旧俗,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是12 岁。
为此,自己还在圈禁中的阿济格再三上书请求为格格指婚发嫁,但是均被搁置在一边。据说,一拖,格格的年纪就二十多岁了,成了老姑娘,而且还被郁闷得生病了,没办法给予好好的治疗与调理。可是,按照满人的旧俗,格格如果不出嫁就死了,是没办法入土为安并享受祭祀的。无奈之下,阿济格只好想办法联系多尔衮旧部交,为格格的婚事想办法。
科尔沁土谢图亲王的一支早年曾追随多尔衮一起东征朝鲜,深受多尔衮的赏识,因此关系算是非常亲信。按照他们家家谱中记载,这一支从整个家族世居的通辽被调防出来,直至最后被任命驻守盛京北大门的使命,都与多尔衮的关系非凡。所以,为了解决格格百年后有归葬之地的问题,土谢图这边决定主动向清廷求娶格格。
孝庄太后和顺治皇帝起初当然不答应。他们顾虑的是,格格作为多尔衮血脉的唯一传承人,把她放到关外去,万一被人打着她的旗号纠集多尔衮旧部造反怎么办?
土谢图这边就说,你必须嫁给我!这是多尔衮生前跟我们家指腹为婚约定的,他死了也不能赖账,不然我就造反。其实这源于多尔衮当年在军中与他家开的一个玩笑,如果认真的有指腹为婚的婚约,他的儿子又怎么可能另娶他人为妻呢?
据家谱记载,土谢图这支蒙古人,虽然同为科尔沁草原的蒙古人,但是并不是孝庄太后的娘家人。他们这一支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前,是最能征惯战的一支,祖上因为从来不打败仗,而成为成吉思汗亲封的得胜将军,继而通过入赘获得孛尔只斤家族的血缘,冠上了孛尔只斤家族的姓氏,并分得了孛尔只斤家族的财产。在努尔哈赤时期,这个家族的军队因为作战非常勇猛,而获得雅号“鲁夫一耒”,族长也被封为土谢图罕(家里称老罕王或者老辈罕王)。
所以,虽然从当时的封号地位上,土谢图的这一支系已经不及孝庄太后的娘家人显赫,但是从军事力量上,他们家还真是谁也不怕,因而才敢不买孝庄太后和顺治皇帝的账出来叫板。为此,权衡利弊,孝庄太后和顺治皇帝同意替多尔衮履行承诺发嫁格格,以维持这一份满蒙友谊。
就这样,格格的出嫁日期被确定了下来。
但是,阿济格一点也不开心。因为,堂堂的多尔衮独女东莪格格出嫁之后,只能作为侧福晋(一说继福晋),在此之前,格格的这位未婚夫婿已经娶过结发妻子。
并且,阿济格担心,孝庄太后和顺治皇帝在用表面上答应嫁格格作为缓兵之计,实际上会实施在中途劫杀的办法以解后顾之忧。所以,在半夜时,阿济格就让自己的亲信,护卫着格格从侧门逃走了,抄近路出关直奔科尔沁。为了遮人耳目,实际发嫁格格的车驾与嫁妆车,直到第二天下午才从信郡王多尼家的正门出发,一路缓缓向科尔沁赶去。据说,这件事后来被朝廷发现后,多尼还受到了处罚。
家族口传史里,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格格远嫁蒙古之时,清廷没有按照以往的惯例给予新的加封或者册封,只给配备了相当于多罗格格的嫁妆。这让阿济格觉得非常萧索,他为此神伤落泪。
阿济格为什么难过呢?
东莪格格虽然生母身份低微,作为战败国朝鲜李氏王朝献上的和亲宗室女,东莪格格生母的名份仅为侧妃,但是东莪格格毕竟是这个世界上多尔衮唯一的血缘子嗣,至少也是一位和硕格格啊。可是清廷的嫁妆却给的那么寒酸,这与多尔衮多年来对清廷乃至顺治母子的给予真是没法比啊。
在康熙五十年以前,亲王的亲生女儿,无论嫡庶都是和硕格格的身份。康熙五十年以后,亲王侧福晋或者侧妃的女儿,才有了递减两级的制度。并且,清初,即使父兄入罪,格格身份也不改变,因为格格们从出生就负有联姻的使命,国家恨不得多一点,哪里舍得减少?此前的多例废王或者贝勒的女儿,都是从未减过位份,出嫁时另有加封的。
更何况在阿济格心里,多尔衮虽然后来被削夺了成宗义皇帝的谥号和葬仪,但是,多尔衮生前毕竟被皇帝亲封为皇父摄政王,给了顺治帝父亲一样的关怀,因此,阿济格认为,一日为父终身为父,顺治帝应该给予格格亲妹妹一样的出嫁礼仪。
格格出嫁后,谈不上幸福,和夫家更多的是义字相连。加上身份特殊,又有人严密监视,所以谨言慎行、深居简出。几年后,格格生下一子,但是这也造成了格格身体的加速损伤,旧病新病一起纠缠,没过几年格格就去世了。去世时,格格的年纪还不到四十岁。由于身份特殊,是皇帝的女儿又不是皇帝的女儿,所以格格死后独自葬于调兵山附近,属于夫家封地范围内风水比较好的位置。
直到康熙三十九年,清廷因为在与俄罗斯交战时,得到了格格儿孙和多尔衮旧部的帮助,(据家里说,第一是没有帮倒忙,第二是稳定朝鲜),康熙皇帝在不好给多尔衮平反,又觉得加封已去世多年的格格为公主无用的情况下,下旨册封本来没有爵位承袭资格的格格的儿子为科尔沁又右翼汗王,世袭罔替,算作是补偿了格格一点!
封汗之后,格格的后人并没有按着汗王府建制修建王府,而是以仍是驻防兵营为由拒绝了修建王府,朝廷给出的银子悉数用于修缮加固了格格的陵寝,使之不仅成为一个可以让格格安眠的场所,而且还成为驻地的另一个重要军事建筑。
不过,因为有了这个册封,格格的祭祀规格得以提高,虽然仍不好立碑,但是夫家因此分谱,格格作为谱上的女主人得到了应有的祭祀规格,祭祀所用的火锅为五格五屉,低于皇帝的五格九屉,高于亲王。
如今留在夫家封地的格格的后人,多有自称隶属满洲正白旗的,居住在夫家封地的偏西侧,姓氏仍沿用夫家姓氏,所供祖宗板有七神头和九神头之分,但是清史编册中,他们仍是蒙古旗人。与他们同住一处的同宗者,居中的仍以蒙古人自称,不是格格血脉,其所供奉的祖宗板上为七神头;同宗居东的则自称民人,不在旗,祖宗板上为五神头。旗人在民国以前,有份例银子,分工种地读书应差,民国后有分支开始经商;民人没有朝廷供养,分工种地经商传承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