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有一个小小的镜头,看过电影的大家一定不会忘记。卷入武装冲突的吴京用一张疑似是钢丝床的钢丝网,将一枚RPG火箭弹卡住,再将其与钢丝网一同抛掉,避免了对民众的伤害。这个动作引起了网上观影者的大讨论,这样的动作合理吗?一张钢丝网能够拦住RPG吗?
图片:影片中吴京用一张疑似钢丝床的铁丝网卡住了来袭的RPG火箭弹。
其实,导演的这个想法是完全有道理的,并不是无厘头的瞎想。吴京用钢丝网拦住的是RPG-7火箭筒,或者是上面说的中国版“40火”。
图片:影片中非洲交战双方大量使用的RPG/“40火”火箭筒。
首先从火箭弹的速度来看。
RPG火箭弹又称火箭助推榴弹,先由无坐力发射筒发射后开始飞行。初速仅120~140米/秒,和坦克炮发射穿甲弹时动辄上千米/秒的初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当火箭弹飞离发射筒大约30米时,弹体后部的火箭增程发动机启动,新提供的推力可使弹体保持等速甚至加速飞行,最高速度差不多300米/秒,但基本上还是属于肉眼可视范围,也就是说在各种影片中都能够看到这种火箭弹拖着尾焰慢悠悠地飞来。在500米射程内坦克或许很难躲避,但人的话却是可以有办法闪避的。
图片:RPG-7火箭弹飞行速度并不高。
图片:为达到聚能装药破甲效果,RPG有一个薄被甲的弹头,容易受到挤压变形。
我们再看火箭弹的弹头。
RPG是为了击穿坦克装甲而设计的,所以采用的是聚能装药破甲弹头,一般直接撞击目标进行起爆。整流罩和主装药外的被甲由非常薄的铝合金板或钢板冲压而成,内部有较大空间。但是这种弹药有个问题,如果顶端风帽中的压电陶瓷受到挤压破损失效,则可能无法产生电流引爆装药,这时候破甲弹就可能成为不会爆炸的“铁疙瘩”。
图片:卡在格栅装甲上的一枚RPG火箭弹,头部引信被压坏而没有引爆弹头中的装药。
人们根据这一原理,为坦克设计的格栅装甲。格栅装甲一方面是可以提前引爆火箭弹,使其金属射流提前引射,无法产生聚能效应,降低对主装甲的破坏能力。另一方面其实就是为了卡住RPG火箭弹,使其引信失效或弹体丧失足够的前冲动力而成为哑弹。
图片:另外一枚被格栅装甲卡住无法前进的RPG火箭弹头。
为了能够卡住火箭弹,一般会使用高硬度钢条焊接成格栅装甲,钢条之间的间隔大约50毫米左右。因为目前反坦克火箭弹战斗部直径最大处均大于70毫米,所以当反坦克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击中格栅装甲的间隙时,弹头的风帽、整流罩与周边的高强度钢条碰撞后会被挤压变形,甚至完全碎裂,致使电发引信损坏失效无法引爆战斗部,从而起到对车辆的保护作用。
图片:只要将胖胖的RPG弹头卡住就好了。
当然,格栅装甲想正好卡住火箭弹也是要靠人品的,不过一般几率也有个60%左右,但起码比没有格栅装甲要好很多。
在二战的时候,还没有正版格栅装甲出现,苏联人为了对付德国反坦克手的铁拳,就曾经给自己的坦克焊接上了钢丝床,有效地提高了防御反坦克火箭弹的能力。不过由于钢丝床中的钢丝太密,所以其作用原理是提前引爆弹头,而不是卡住弹头。
图片:在T-34坦克上焊接钢丝床。
让我们回到吴京的电影中。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钢丝床这样的密集编织的金属网只能提前引爆火箭弹的弹头,而很难起到卡住弹头的效果。
因此,吴京用钢丝网去卡RPG弹头的镜头是不切合实际的。但这个小瑕疵不但无损该片的质量,还带来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在影片中使用更是一种创意,就像以前大家看成龙影片中的一些镜头,也是为了达到电影效果而专门设计的。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