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盗墓小说《鬼吹灯》火了以后,“摸金校尉”也成了盗墓者的代称。其实,盗墓历史悠久,并非所有盗墓者都能称为“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是东汉末年曹操为筹集军饷特设的军职。汉末连年战争导致民生凋敝,曹操在扫平一众野心家的时候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持。为了广开财源,专门成立了一支盗墓队伍。从此,“摸金校尉”成了官盗的同义词,曹操也背负了千古骂名。
通过盗墓来筹措粮饷并非曹操首创。
读史可知,天下无不发之坟冢,盗墓现象早在先秦时就已经是普遍现象了。到战国末期,王侯将相陵墓更是频频遭盗掘,两汉的帝王也深知这一点,因此在修筑陵墓的同时也开始装置反盗墓设施。然而道高三尺、魔高一丈,盗墓者无孔不入根本防不胜防,直到今天盗墓事件仍然无法从根本上禁绝。
究其原因,完全是厚葬惹的祸。
先民讲究“事死如生”,到春秋战国时王侯争霸,厚葬之风兴起。尊君、孝道的儒家文化大行其道,厚葬可以显示身份、地位,“欲侈其葬,则心非为乎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说的正是国人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在汉末群雄争霸的时候,曹操财力有限,控制范围亦有限。长年争战,军队很难休养生息,流离失所的农民也不能依时耕种。想要在乱世立稳脚跟,首先考虑的不是消灭竞争者,而是如何生存。在最短时间内筹到军饷,是各路割据军阀生存的首要条件。为谋求生存发展,曹操不得不将目光放在了盗墓这个古老的行当上。经历了“文景之治”的西汉,社会生产力恢复,经济繁荣,厚葬成风。这也为曹操盗墓以充实军饷提供了可能。
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农民起义扛着锄头将王莽宗族的坟墓尽数挖掘,后来又疯狂盗掘了汉帝陵。据史书记载,赤眉军在掘开汉武帝茂陵后,成千上万的军卒搬取陵中金银珠宝,一连搬了几十天,“陵中物仍不能减半”。
东汉末年,董卓祸乱朝纲,引得天怒人怨,关东义军讨董,董卓胁迫着汉献帝迁都,在离开之前,“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
董卓“发掘陵墓,虐及鬼神,过恶烝皇天,浊秽薰后土”的行为,也曾令曹操义愤填膺。然而不久后,他就袭董卓故智也干起了盗墓的勾当。与董卓焚城掘陵的粗暴行为不同,曹操盗墓光明正大——为此,专门设置了“摸金校尉”与“发丘中郎将”。将见不得光的盗墓做成阳光产业,曹操的确称得上盗墓派牛人。按陈琳的说法,曹操不但安排了将领专门负责盗墓,而且自己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据《水经注疏》载,曹操带领手下,发掘了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三万斤”。这一笔横财,足足支应了曹操三年军饷。
有人认为,曹操“发丘摸金”出自陈琳讨伐檄文,按陈琳自己的说法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苦衷,所以不值得采信。但陈琳在归属曹操后,曹操就檄文一事问他:“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可见,曹操怪陈琳在檄文中无限扩大化,不应该污蔑了他的父祖,只应该“恶恶止其身”。从这一层面理解,似乎曹操对檄文中指责设摸金校尉盗墓之事并不避讳。
搞笑的是,设立了摸金校尉的曹操,担心身后有人依样葫芦,于是竭力提倡薄葬,遗命子孙,自己死后只是“敛以时服”,坟冢“不封不树”,不准以“金玉珠宝”陪葬。
至于曹操有“疑冢”72处之说,则是民间流言罢了。因为不封不树,他的坟冢究竟在哪自然不为人所知,至于考古发现一个成年曹操墓,另一个是少年曹操墓,则更是千古奇闻了。
相关阅读:
|
|
|
|
|
|
文章标签: 曹操故事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