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州眉山。苏洵的父亲苏序在眉山比较有名气,年轻时打过眉山保卫战,性情中人,好喝酒侃大山。醉后豪情万丈也爱吟诗作对,倒是和他那个孙子挺像的。
苏洵呢,天资还是很高的,学习文章创作什么的都是手到擒来,难免有点自视甚高。还有一个问题就在于他对读书不是很感兴趣。爱好游山玩水,是个驴友,他老爹倒也没强迫他,任由他做自己喜欢的事。
后来苏洵18岁那年结了婚,对象也是眉山大户人家的千金程氏。可是成了家做了父亲也没能让苏洵定下心来,仗着自己有几分才气,加上父亲对他纵而不问,苏洵不专心学习,继续着我行我素的生活,眼看着就要成为下一个“伤仲永”。
好在同时发生的几件事情,彻底改变了苏洵的心性。先说程氏,是个贤妻良母,因为苏洵总是在外和一群狐朋狗友厮混,所以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程氏身上。程式的管教很严格,每天孩子们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这让一天到晚游手好闲的苏洵很是愧疚。这万一以后连孩子都不如怎么办?苏洵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不过后来他的孩子们确实比他更厉害...)
再有就是二哥苏涣问苏洵,说你小子一天到晚不是在旅游就是在旅游的路上,能不能各地山川河流描绘出来,让哥哥也见识一下。苏洵想着这有何难,可刚要开口,却发现满脑子都是画面却不知如何描述,总不能吟一句“大海啊你全是水”。
苏涣看着面露难色的苏洵会心一笑,转移了话题,又提了个新要求,希望苏洵能帮忙将苏家的族谱编篡出来。这查祖上资料的差事倒并不难,但其中尽是苏涣的良苦用心。苏洵看着列祖列宗们的光辉事迹,不由得再次心生愧疚。
最后则是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名落孙山,深深打击了苏洵。经过这几件事,苏洵痛定思痛,他决定从现在开始,奋发图强,专心读书,这一年,他已经27岁。
欧阳修在苏洵的墓志铭中提到过此事,说苏洵“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岛主觉得读书最难做到的就是提高自制力,杜绝外界诱惑,苏洵能够做谢绝之前天天玩乐的朋友们的邀请,把自己关起来学习,其决心可见一斑。
关于苏洵发奋的事还有一则挺经典的笑谈,说是苏洵读书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也没休息,一大清早起来读书。程氏很欣慰,不想打扰丈夫,于是剥了几个粽子,加上一个糖碟放在苏洵身边。
到中午时分程氏再去收盘子时却发现,粽子倒是吃光了,但糖却一点没动,再看苏洵,嘴却全黑了。原来苏洵学得太认真,把砚台当成糖碟,蘸着墨水吃粽子,他还浑然不知。可谓是正宗的满肚子墨水了。
自从苏洵痛改前非,脱胎换骨,静下心来学习之后,马上收到了奇效。没过两年他就收获人生中最大的成就。虽然不是学术上的,但他接连生了苏轼、苏辙两兄弟。(岛主说这是他最大的成就应该没人打我吧)
之所以给两兄弟一个取名轼,一个取名辙,都与车有关,倒不是苏洵多么爱车。据苏洵所写《名二子说》里面的意思,表示希望两个孩子不要锋芒毕露,学会保护自己。从两兄弟后面发生的事来看,苏洵的担忧倒是不无道理。
而后几年里苏洵虽然读书认真多了,但参加科举仍是屡试不中。这倒不是他文学水平不行,而是风格问题。当时科举考试的科目看重辞藻华丽的“太学体”。而苏洵个人喜爱论辩文,爱针砭时弊,干货较多。
在历经几次失败后,苏洵看了看这些年来为了应和科举考试所作的文章,自己都觉得这写的什么鬼,狗屁不通。接着一把火把之前写的所有文章都烧了,回炉重造,他再次下了改变自己的决心。
他认定了科举考试“此不足为学也”,他决心不再为应试而学习,而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个人彻底否定错误的过去,重新开始难能可贵,两次做到这件事,更是需要极大的勇气,这一年他已37岁。
历史背景一番,才发现他这个论点完全是借古讽今,讽刺的是北宋与辽还有西夏签一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终将助纣为虐,直刺血淋林的现实。再读起来则有酣畅淋漓之感。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一个突破,对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也有很大影响,对日后三苏贵于写实,反对浮夸的古风做派奠定了基础。
虽然自己已是看破世俗,不求功名。但对于两个儿子苏洵还是满怀期望的,苏轼和苏辙都是少年天才,苏洵费尽心血教导他们。
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赶考,这下可就是一战成名了。苏轼和苏辙同时金榜题名,轰动京城。还有意外的惊喜,发生在苏洵自己身上。
当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看到苏家这两个少年天才很是好奇,一打听原来是三苏,上面还有个老苏。于是欧阳修又看了苏洵的文章,大为赞赏,称其文章“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欧阳修成了三苏的伯乐,为他们做起了义务宣传,在朝廷内推荐他们的文章,读者皆赞不绝口。三苏名动天下,苏洵大器晚成,在48岁这年获得了认可,文章在世间广泛传播,颇受好评,也成了日后受世人推崇的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成名之后的苏洵依旧坚持不肯参加科举,在两个儿子提名金榜后他说了一句“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看来心中还是有一点小怨念存在啊。
在之后的日子里苏洵继续着自己的学术研究,有许多佳作问世,也负责一些礼书的编篡工作,于1066年病逝,终年58岁。
纵观苏洵的一生,岛主感概良多,有很多时候我们都被为时已晚则四个字所蒙蔽了,其实这只是我们不愿坚持不愿努力的借口而已。苏洵敢于在27岁与37岁这种年纪两次否定自己,重新开始,他没有逃避,最终苦尽甘来,获得如此成就。这告诉我们只要有觉悟有决心,什么时候都不算太晚。
当你沉下心来,认清方向决定努力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因为你已经走在了那些还在迷茫的人的前面了。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