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的教材上经常就会说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了,然后大臣们好日子就到头了。的确,清朝时期的官员日子确实不好过。比如说,首先,你平时需要谨言慎行,因为清朝的文字狱非常折腾人。这里举一个例子,就是清朝时期的明史案。
雍正时期的张廷玉编纂的。但是在清朝,还是有不少汉人想要自己编纂明史的,毕竟他们也想把汉人的一些文化留下来,如果抛开整体水平不谈的话,其实当时民间士大夫自己编纂的明史,就可信度而言要比清朝高一些。当然了,整体水平上肯定没有张廷玉那个版本好。
但那时候清政府是禁止民间私自编纂史书的,当时湖州知府叫做陈永命,他在任时期受下属举报,说是自己纵容庄家自己私自编纂明史。并且当时事情闹的很大,以鳌拜为首的辅政大臣就要求严办。
结果就是,陈永命一家老小,男子皆被诛杀,女子被发配前往宁古塔。本来只是一件小事,结果到后面人却是越杀越多,但最后因为这件事情,总共就有两千多人脑袋搬了家。可见清朝时期做官多难。
而我们在对比一下明朝,明朝时期的官员,为什么说日子比较好过呢?因为其实明朝时期的言官制度比较发达。
这个言官制度是在历代的御史制度上推广出来的,包括御史和给事中都是言官。并且他们级别虽然不高,但是弹劾的效果却不一般,因而明朝初期,有不少人因此脑袋搬了家。
但相对应的是,言官制度也可以用来约束皇帝。比如明朝时期的正德皇帝,想要出门,结果言官是大力劝阻,到最后也只能出去一次。而万历皇帝呢?更不用说了,连想把紫禁城给修缮一下,结果冒头刚一出来,言官们就来堵大门了。
而且明朝时期还有一个内阁制度,这个内阁大臣刚开始权力不大,但是到后来的时候,因为皇帝经常交办差事,所以权限也是不断扩大,在张居正时期,内阁首辅的地位更是达到了顶峰。
这也就是明朝时期为什么到后来,皇帝做事总被制约,大臣日子比较好过的原因,其实说到底就是权力二字。清朝时期,康熙、乾隆、雍正三位皇帝,当时每天想的就是如何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上,结果手下大臣没有了护身符,自然日子不好过了。
相关阅读:
|
|
|
|
|
|
|
|
|
|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