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之主是宋江,但如果你读过原著便知梁山从来都是个是非之地,在宋江之前还有“白衣秀士”王伦、“托塔天王”晁盖两任寨主,都是死于非命,王伦是被林冲杀死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场的刘唐、杜迁、宋万、晁盖等人都能作证,但是晁盖又是怎么死的呢?明面上来看,他是在攻打曾头市时被史文恭一箭射死,但当时黑灯瞎火,一旁的好汉众多,却没有一个人看清史文恭是否拉弓射箭,不过是通过那跟射在晁盖身上的箭来判断那是史文恭所谓,这其中就大有玄机了,为何原著中不明说?
(宋江、晁盖剧照)
事实上原著中也借晁盖之口表达出他对射杀自己之人抱有疑问,原著中晁盖临死前说了这么一句话:“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这里施耐庵的落笔很讲究,他似乎是在借晁盖之口隐隐道出杀晁盖之人并非史文恭,否则直接明说其名即可,何必说“射死我的”,史文恭似乎只是背了黑锅,毕竟当时的梁山早已处于宋晁之争,那么晁盖的死于宋江有没有关系呢?这事除了宋江和他一众小弟之外,恐怕就只有卢俊义知道了。
梁山好汉们之所以要赚卢俊义上山就是为了帮晁盖晁天王报仇,所以晁盖与卢俊义这人压根就没打过照面,毫无交集,那么他凭啥知道晁盖之死的真相呢?答案很简单,他虽不认识晁盖,但却知道梁山攻打曾头市的原因是替晁盖报仇,至于晁盖如何死的,他也知道,就是被箭所杀,而当卢俊义顺利擒下史文恭后,按照晁盖的遗言,他本该成为寨主,但宋江此时开始表演了。
(吴用剧照)
原著第六十八回中商讨寨主之位该由谁来当,率先发话的是吴用,吴用便道:“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其余众弟兄,各依旧位。”其实吴用早已从晁盖处转投宋江,而宋江则开始惺惺作态,他说自己不如卢俊义,一共说了三点,原著道:“宋江道:“非宋某多谦,有三件不如员外处:第一件,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员外堂堂一表,凛凛一躯,有贵人之相。第二件,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感蒙众弟兄不弃,暂居尊位;员外生于富贵之家,长有豪杰之誉,虽然有些凶险,累蒙天?。第三件,宋江文不能安邦,武又不能附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员外力敌万人,通今博古,天下谁不望风而服。尊兄有如此才德,正当为山寨之主。他时归顺朝廷,建功立业,官爵升迁,能使弟兄们尽生光彩。宋江主张已定,休得推托。”
(卢俊义剧照)
其实从宋江所表述来看,前两点谦辞就是废话,第一点,山贼头领还得看长相?第二点,既然已经落草,又何必在乎之前是何身份?所以这两点明显就是打马虎眼,真正的关键在这第三点,其中提到“宋江文不能安邦,武又不能附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后面这两句完全是多余的,提到文不如就一笔带过,武不如为何要加句“寸箭之功”?古代用刀剑的人比用箭的人可多多了,他强调这箭明显是有深意,一旁众人没听懂,卢俊义却是秒懂,言下之意就是“与我抢位,你可知晁盖怎么死的”之类的。
(史文恭剧照)
而原著中卢俊义的表现则证明了这一点,原著道:“卢俊义拜于地下,说道:‘兄长枉自多谈,卢某宁死,实难从命。’”一旁的吴用见状吴用劝道:“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人皆所伏。兄长若如是再三推让,恐冷了众人之心。”你看把这卢俊义吓的,当场就跪了下来甘当老二,而那史文恭,多半就是个替死鬼罢了。
可见作者施耐庵正是借这让位一事道出了晁盖之死的真相,且不说是不是宋江亲自所为,至少这事应该是与他有关的,你说呢?
相关阅读:
|
|
|
|
|
|
|
|
文章标签: 卢俊义性格特点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