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后期家喻户晓的两位谋士便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位了,这两位绝世聪明的人虽然身处不同的阵营,但是英雄之间惺惺相惜。他们两人之间的对弈,不止在于个人,逐渐演化成了魏蜀两国之间的博弈。
司马懿
司马懿出生于司马家族,他年少便胸怀大志,有勇有谋,然后师从胡昭,学成归来之后便踏上仕途之路,所遇到的第一个辅佐对象便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丕,在司马懿的帮助下,曹丕在曹操眼中逐渐大放光芒,即使不是长子,却仍可以继曹操之大位。曹操在世之时,便多次提醒曹丕要提防司马懿,此人的胸襟和目光绝非臣子之位。但是曹丕没有像他父亲那般果敢,感情用事的曹丕继位之后不仅没有削弱司马懿的势力,反而按照司马懿的方针进行国内的各种改革。直到后来诸葛亮数次北伐,司马懿作为抗蜀先锋,司马懿在魏国的势力和权力又变大了一番。
诸葛亮
再来说说诸葛亮,诸葛亮在蜀国经历夷陵之战的大败元气大伤之后,刚恢复国力没多久,便大举北伐,因为诸葛亮一直希望通过以攻代守的方式来制造蜀国处于强势的假象。可惜他遇到了司马懿,司马懿的聪明才智不下于诸葛亮,这就导致连年的征讨无功而返,让本就羸弱的蜀国更是雪上加霜。最终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诸葛亮死后
在诸葛亮死之后,按道理说司马懿已经再无敌手,蜀国元气大伤,这是魏国反击的机会,是灭了蜀国千载难逢的时机,但是司马懿却在听闻诸葛亮的死讯之后,采取了终生不伐蜀的战略方针,这就让很多人感到费解。
总结
其实要说司马懿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有他们司马家族的人才知道,如果司马懿帮助曹家一举灭了蜀国,那么灭蜀之后,司马懿必定能得到灭蜀头功,但是这头功只是虚称,并不能得到什么实质上的权力,而此时在位的又是帝王之相甚浓的曹叡,司马懿为了保护自己还能掌权,因此采取了终生不在伐蜀的方针,这种权力制衡的方式最终的目的还是帮助司马家族窃取曹氏朝局。正是有了司马懿终生的努力,司马昭之后才能奠定西晋的基础!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文章标签: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